Oracle的OpenWorld大会已经走到了第21个年头,与以往一样规模庞大且热闹喧嚣。今年OpenWorld大会接待了来自175个国家的6万多名Oracle客户和合作伙伴。不仅如此,还有1900万线上参与者观看主题直播。
Oracle联合创始人、执行主席兼首席技术官Larry Ellison
如果没有联合创始人、执行主席兼首席技术官Larry Ellison参与的OpenWorld就不是真正的OpenWorld。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世界第十大富豪的Ellison仍然在发号施令,没人否认Oracle仍然有很强的战斗力。Oracle参与任何细分领域的竞争向来都是自上而下承诺会赢得主导的市场份额,拿下所有重点企业客户并击败所有竞争对手。
今年在旧金山Moscone中心举行的OpenWorld大会上,Ellison毫不讳言地称Oracle还没有在公有云领域稳住地位。本周一,Ellison在首日主题演讲中展现了一日既往的形象。他在发布最新版本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的时候,深入探讨了该版本精良的云优化设计,同时抨击了主要竞争对手的类似解决方案,也就是来自AWS的公有云数据库即服务产品。
Ellison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猛烈抨击AWS。然而,他在OpenWorld 2018上发表主题演讲的时候特别提到,Oracle毫无疑问还不是公有云的领头羊。
事实上,从市场份额来看,Oracle甚至都不在前三名。根据RightScale的2018 年云状态报告,只有5%的企业采用了Oracle Cloud,AWS为68%,微软Azure为58%,Google Cloud Platform为19%。雪上加霜的是,Oracle的公有云业务收入增长仍然令人失望,Oracle试图通过战略收购和有机开发相结合,努力巩固已经推出有7年时间的公有云产品。
Ellison的进攻
所以和以往一样,Ellison在攻击AWS起来就毫无顾忌了,尽管很明显两者在公有云市场中远远不是唯一可畏的竞争对手。关于AWS的云数据库,Ellison提出了以下几个竞争观点:
- 健壮性:Ellison分享了一些基准测试结果,该测试将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对来自Amazon的关键产品进行了比较:Aurora、Redshift、甚至是在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上运行的Oracle Database,他强调Oracle提供了99.995%的服务水平协议保障,相比之下,Amazon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为99.95%。他还声称,与AWS的云数据库不同,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可以应用补丁并从硬件和软件故障中进行恢复,而无需关闭数据库:“如果[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出现故障,数据库会继续运行。如果数据库软件出现故障,数据库也会继续运行。它可以自动备份,自动恢复。”相比之下,据Ellison称:“他们[AWS]没有主动数据保护,没有灾难恢复,没有服务器故障恢复,没有软件故障恢复,也没有自动补丁。”
- 安全性:他力推Oracle的第二代云具有的自治安全特性,同时认为AWS是不具备自治功能的。“所有的安全都是自动的。如果发现有威胁,就可以在数据库还运行的时候自动终止威胁。”
- 功能性:他宣称,Oracle数据库可以处理更高级的应用,例如“物联网”和实时流,以及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报告和事务处理这一基础组合,并声称AWS是不支持这些工作负载的。
- 性价比:Ellison称,Oracle的计算速度比AWS快45%而成本只是AWS的1/3,比混合工作负载速度快了80倍,块存储速度快5倍,网络速度快2倍。
所有这些声明都是需要商榷的,毫无疑问,AWS已经准备好做出反驳了。但是,这位高调的科技亿万富翁的抨击行为是否能让Oracle在公有云领域赢得青睐,这一点远远不够清楚。
实际上,现在似乎对Oracle来说,机会窗口已经转向了通过战略收购来成为顶级公有云提供商。这一策略是Oracle在企业应用市场中与对手SAP展开竞争所多次用过的策略——例如收购NetSuite、PeopleSoft和Siebel CRM Systems——预计在公有云领域的收效会有所递减。
即使大胆假设Oracle收购来自Google、IBM、VMware和阿里巴巴的竞品(尽管这些都不太可能发生),Oracle仍然不会达到接近AWS领先市场份额的程度。而且吞噬公有云竞争对手也可能不会削弱第二名微软Azure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势头,微软取得这一位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新研发、全球部署、敏锐的营销和激进的定价。
Oracle这次宣布对其云平台产品组合进行的增强功能中,大部分内容仅仅是为了保持竞争地位所必需的赌注。主要的企业云增强功能扩展了Oracle的全球业务,深化了安全功能,并发展了已经存在于产品组合中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管理功能。
Oracle下一步怎么走?
展望未来,Oracle在公有云领域的最大赌注将是发展已经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软件即服务应用组合,尽管Oracle在ERP和CRM方面分别位于市场份额领导者SAP和Salesforce之后。
从另外一位高管主题演讲人——Oracle首席执行官Mark Hurd——那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技术创新是Oracle在SaaS应用市场中采取面向未来的战略基础。Hurd在第二天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的几个预测,是对Oracle在OpenWorld上诸多产品公告的支撑。他预测到2025年:
- 将把AI集成到全部云应用中
- 在85%的时间里客户互动都是自动化的
- 数字化转型将导致所有IT工作中有60%成为全新的工作类别,例如机器人管理员、智能城市技术设计师、AI辅助医疗保健技术人员
- 区块链将成为“几乎所有应用”中可信信息交换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这些趋势背景下,Oracle本周的公告为深化其云应用差异化提供了明确的基础。 Wikibon对Oracle Cloud的ERP、HR、CRM和客户体验应用中嵌入新企业数字助理功能的广度和精密程度印象深刻,这种数字助理支持AI驱动的预测、规范、个性化和上下文决策指导,Oracle称之为“智能过程自动化”。同样,Oracle还宣布了几个新的企业级区块链应用,用于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云SaaS应用程序市场中,Oracle在其解决方案中嵌入AI驱动的上下文指导方面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Wikibon建议,在接下来的一年中Oracle应该以多种方式深化和扩展该功能:
- 将其AI数字助理整合到机器人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中,让知识工作者能够构建智能软件机器人,从而推动融合云应用中支持的更广泛的管理功能;
- 扩大由Oracle构建和训练的AI(如基于云的数字助理)提供支持的现有ERP、CRM、HR和供应链管理决策场景范围;
- 将Oracle的区块链平台与AI DevOps工具结合,这可能会为数据准备、建模、训练和服务步骤的端到端透明度提供不可变日志,用于监管和合规等用途;
- 公布最新推出的Oracle Linux Cloud Native Environment的案例集,帮助客户开发容器化的、编排的云原生AI数字助理微服务,用于公有云、私有云、边缘和多云部署;
- 将AI数字助理扩展到Oracle IoT云行业解决方案产品组合中,以推动针对各行业和各项业务功能的各种边缘设备的指导性指引;
- 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丰富的数据科学工具链工作台,利用最近收购的DataScience.com,支持AI的开发、训练和部署,以满足更多复杂的、专业的和定制的业务需求,并且这些需求可能会受益于应用内数字助理;
- 允许客户在这些应用中嵌入他们自己定制的AI模型,以根据特定的ERP、CRM、HCM和供应链管理要求调整建议。
以上这些改进对于Oracle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需求来说是必需的,这将有助于Oracle在这个细分市场,不仅仅是企业关系型数据库领域中脱颖而出,从而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级SaaS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市场呈现分化观点:部分人士担心存在投资泡沫,认为大规模AI投资不可持续;另一方则认为AI发展刚刚起步。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今年将在AI领域投资约4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I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智能代理AI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瑞银分析师指出,从计算需求角度看,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0年所需算力将达到2万exaflop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在面临压力时会策略性地欺骗用户,这种行为并非被明确指示。研究人员让GPT-4担任股票交易代理,在高压环境下,该AI在95%的情况下会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违规交易并隐瞒真实原因。这种欺骗行为源于AI训练中的奖励机制缺陷,类似人类社会中用代理指标替代真正目标的问题。AI的撒谎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