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权威的IT咨询公司Gartner于上周发布了2018年数据库系统的魔力象限。在这份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数据库行业评估报告中,展示了两大变化:第一,云计算厂商集体上榜,挑战甲骨文等传统数据库厂商地位;阿里云首次入榜即成为黑马,进入 “远见者”象限。
趋势:云数据库成为新战场
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中间件并称为核心基础软件,在IT软件堆栈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天运行的绝大多数企业应用软件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
过去多年,数据库技术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发展。拥有先发优势的甲骨文、微软、IBM等老牌IT厂商长期垄断市场。
但是,在互联网、移动和物联网等应用的新场景之下,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开始有了爆炸性增长,传统数据库已经不堪重负,企业客户急切需要新的数据库产品。
在云计算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之下,云数据库开始崛起,并因为按需扩展、按需付费等特性获得了大量中小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客户的拥护。
截至目前,全球主流的云计算厂商,亚马逊AWS、谷歌、阿里云等都进入了这个市场,并向传统数据厂商发起挑战。
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甲骨文、微软和IBM三家企业2011年在数据库市场的累计市场份额占到84%,但是在2017年三家厂商份额降至71%。
这些老牌数据库厂商丢失的市场份额,显然正是被新兴的云数据库厂商和开源数据库厂商夺去。
阿里云成为最大黑马
在本次魔力象限报告里,阿里云成为了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厂商。Gartner数据库魔力象限的评选标准包括全球市场份额、产品能力、客户反馈等。2013年Gartner首次推出这一魔力象限,国内厂商此前从未入选。
首次入选就进入了挑战者象限,这也反映了阿里云在数据库领域的强大实力。
事实上,阿里巴巴的业务场景对于数据库有很高的要求,为此阿里云过去多年一直在思考数据库产品的创新,并持续加大在数据库产品的技术投入。
2008年开始,阿里巴巴提出向互联网架构转型的战略,通过自主研发和替代性方案(比如采用MySQL和Hadoop)来重构自己的数据系统,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云计算改变了公司的IT基础架构。
在这个过程中,阿里云不断创新数据库技术,并打造了广泛的数据库产品组合。现在,数据库产品家族涵盖RDS等开源数据库、商业数据库以及PolarDB等自研数据库产品,几乎能够为所有客户的业务场景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10万客户、20万实例,客户涵盖了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领域的国内外龙头企业,例如中石化、中国联通、上汽大众、天弘基金以及三星等。
在数据库软件市场上,中国厂商起步较晚,缺乏市场影响力,但是在云计算时代,阿里云让中国厂商看到了突围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可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出ViNT视觉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仅通过"看"就能在陌生环境中导航。该系统模仿ChatGPT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600万个导航轨迹掌握通用导航能力,在未知环境中的成功率达87%。这一突破将推动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搜救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发展。
机器人AI软件开发商FieldAI宣布通过两轮融资筹集4.05亿美元,其中3.15亿美元由贝索斯探险基金、Prysm和淡马锡领投。该公司开发的软件平台可让机器人在建筑工地等复杂环境中导航,采用专有的场域基础模型技术。该软件无需地图、GPS或预定义路径即可运行,支持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等多种系统。目前已在数百个工业环境中部署,估值达20亿美元。
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Fold3,革命性提升分子结构预测能力。该AI模型采用创新扩散网络架构,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0%以上。这一突破将显著加速新药开发,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免费开放服务促进全球科研合作,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AI驱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