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11月2-4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期全国大数据师资培训班在天津举办,本次培训班是在中国科协、天津科协、天津教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有15所院校的6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会议由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苏静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胡春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朱跃生教授、北京大学袁晓如教授、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巨成教授、百度公司大数据总监刘立萍女士等十余位专家进行了现场授课。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具体承办了本次培训活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给予了具体的协助与支持。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这一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口。据有关部门预测,到 2025 年人才缺口将达到 950 万。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实现企业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编写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系列教材,并委派中国电子学会承担《大数据导论》的编写、研讨和培训工作。在相关部门、诸多专家的支持和配合下,2018年 7 月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高校大数据师资教学研修班。随后在第一期研修班培训后的学员反馈与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在天津科技大学的积极配合下,举办了第二期全国大数据师资培训班。
与以往的培训班不同的是,本次培训班增加了实训环节,即所有学员可以直接体验大数据的实践与实验,苏静副院长介绍:大数据课程涵盖了多门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很难熟悉和了解各门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需要的是更为直观的体验,而实训过程是最好的了解大数据、学习大数据的教学方法。另外本次研修活动注重实践案例的教学,邀请了从事大数据研发的企业专家进行了案例授课与大数据关键技术解读。
本次培训活动的授课讲师采用了深入浅出的方式,围绕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大数据采集与治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安全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教学研修。来自各个学校的学员认真听课,受益匪浅。大家认为通过培训活动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技能,解答了一批在实际中遇到的痛难点问题,而且也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把掌握到的理论成果、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到大数据的授课实践中。
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副院长苏静教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