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容器由于其灵活性已经成为部署应用的一种流行方式。容器技术将工作负载捆绑成轻量级的便携式软件包,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之间轻松移动。今天早上公布的Cisco Hybrid Solution for Kubernetes on AWS解决方案旨在消除大规模使用容器的障碍。
该解决方案的核心是Cisco Container Platform(CCP),这是思科加强版的开源Kubernetes框架,而Kubernetes是管理容器环境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为了构建Hybrid Solution for Kubernetes,思科已经将CCP与其他几个软件产品以及AWS的服务进行了紧密集成。
该平台将CCP变成了思科所谓的单一面板,可用于在本地基础设施和AWS托管的Kubernetes服务中配置容器集群。后一种服务被称为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 for Kubernetes(EKS)。管理员可以同步他们的内部部署和EKS部署配置,以便可以在这些部署之间移动应用而无需进行重大更改。
市场研究公司Wikibon高级分析师Stu Miniman指出:“思科的这个解决方案是第一个原生集成到EKS中的解决方案,其他解决方案只适用于EC2。所以这是更深层次的整合,但我相信,接下来很多其他合作伙伴也会效仿此举。”
与另外两项AWS服务的集成加强了这种一致性。管理员可以使用AWS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服务在部署中实施统一的访问控制规则集,以及管理相关任务(如用户身份验证)。第二个集成让管理员可以使用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Registry这个在环境中最常用软件组件的预打包版来存储容器映像。
企业可以使用思科的软件来管理运营。这个Hybrid Solution for Kubernetes解决方案支持思科的AppDynamics应用性能监控、Stealthwatch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和CloudCenter(用于管理多云环境的平台)。
思科认为,这种一站式服务方法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精力。思科云平台和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Kip Compton解释说:“正确配置Kubernetes以在本地和公有云中部署应用需要定制集成,这从操作上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有了这套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单一解决方案和企业级支持,客户就可以充分利用云和本地环境。”
就在推出这套Hybrid Solution for Kubernete解决方案的一年前,思科曾宣布计划与谷歌构建一款类似的Kubernetes产品。这次合作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双方的共同客户能够构建跨越内部和外部基础设施的容器化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