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11月20日,“JDD-2018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召开,旨在为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学术界、投资界专家学者搭建全球化开放平台,共同探索数字科技创新之道与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受邀出席,并作为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参加了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启动仪式。
潘云鹤院士还围绕“中国智能城市发展的模型研究”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智能城市建设规模全球最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智能城市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智能城市要深入研究城市管理和城市经济的协同进化,中国城市智能化和中国经济智能化的结合将推动21世纪中国城市实现大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组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潘云鹤在JDD-2018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城市化建设面临“五化”难题,智能城市成为重要抓手
潘云鹤院士表示,当下全世界都在热烈进行智能城市建设,但是以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的规模最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500多个城市宣布或正在建设智能城市。
他同时表示,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城市管理方面,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面临着更为严竣的交通拥堵问题、物流成本问题、污染问题、千城一面问题。
潘云鹤院士认为,中国智能城市的建设和方法有别于别国,中国的城市管理者不但要进行城市管理,还要推进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中国的智能城市需要同时推进这五化,它也正是建设好这个五化的重要抓手。
潘云鹤院士总结到,至少在中国,城市智能化不是一个smart的问题,而是一个intelligent的问题,因此我们用“智能城市”的概念来取代“智慧城市”,用Intelligent简称为ICity来取代Smart City。
AI2.0时代来临,智能城市发展将再上层楼
在介绍智能城市发展阶段模型时,潘云鹤院士指出,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步骤和模型是一样的,第一阶段是数字化,第二阶段是网络化,第三阶段是大数据化,第四阶段是智能化。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城市的智能化停留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上,已经有部分城市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潘云鹤院士表示,希望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能够领导中国城市迅速进入到“智能化”阶段。
他说,大数据智能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很多新技术和模型要发展出来。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五个方面将在今后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有巨大的突破,智能城市是中国人工智能2.0重点发展的应用领域。
目前,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特色小镇,比如机器人小镇、人工智能小镇、金融小镇等。他认为,这些模式各有什么优缺点,他们今后在智能城市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中国经济的智能化怎么能够协同起来,进行新的形态的发展,这都是智能城市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这些课题的解决将使中国的智能城市在全世界大放异彩。
最后,潘云鹤院士表示,中国城市的智能化和中国经济的智能化将推动21世纪中国的城市如何实现一个大的进步,我相信,现在全世界正在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