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Deep Knowledge Ventures的合伙人Margaretta Colangelo在她最近的一篇文章(https://www.linkedin.com/pulse/ai-forefront-biochemistry-biopharma-must-innovate-die-colangelo/)里提到,尽管制药公司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花费超过1720亿美元,但90%以上的使用传统技术发现的分子都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失败。而且,新批准的药物75%都无法承担开发成本,一些分析师预测药品研发的投资回报率(ROI)到2020年时可能为零。如果我们觉得这种预测有很大机会成为现实,那么我们就应该将人工智能(AI)视为制药研发领域活命的天外救星,人工智能同时也为某些患者提供了宝贵的选择希望。
制药和科技公司的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之间的顶级人工智能互连(图:DKA)
在这场生死之赛里,一些公司试图在未知领域测试极限。 Deep Knowledge Analytics(DKA)是专注于DeepTech的投资基金公司Deep Knowledge Ventures的子公司。DKA从全球1000家AI Healthcare(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公司里将专门从事核心科学研发的公司分了出来。根据DKA的说法,人工智能医疗保健行业的入场门槛比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方面低,这些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公司可以利用更少的资金和更少的高度专业化的员工实现真正的成果。药物发现公司的AI则需要更高水平的传统生物制药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等)和核心AI技术。将新的AI鉴定药物推向市场需要“完整堆栈”, 公司要实现完整堆栈需要非常强大、非常专业的团队以及需具有足够多的具个人专业知识的专家坐镇。
而即使是投资者也很难进入这个行业,因为所需的最低专业知识门槛相对较高。投资基金公司很少能真正了解该行业的内容、原因和方式以及在该行业做出合理投资决策所需的各项参数。 260家投资基金公司里可能只有不到20家基金资助了125家活跃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公司。
药物发现AI专家100强(图:DKA)
也许在未来几年里,会有一些公司将在制药行业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进而在药物开发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从药膏到人工智能花了不到200年,期间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医疗保健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最近几十年里,大家普遍认为我们已经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每个新的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我们希望AI在药物开发方面能将医疗保健推向新的高度。尽管如此,有些星星将黯然消失,新星将会出现,这是物理定律使然。我们知道这一点后在看到新星诞生时也就释然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提出Pass@k训练方法,通过给AI模型多次答题机会来平衡探索与利用。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多样性表现,还意外改善了单次答题准确率。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7B参数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GPT-4o等大型商业模型,为AI训练方法论贡献了重要洞察。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N-gram覆盖攻击"方法,仅通过分析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就能检测其是否记住了训练数据,无需访问模型内部信息。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超越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6倍。研究还发现新一代AI模型如GPT-4o展现出更强隐私保护能力,为AI隐私审计和版权保护提供了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