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为了从云竞争对手那里抢夺先机,Google正在对其无服务器软件进行重构,使开发人员能够以更自动化的方式构建应用。
今天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Cloud Next大会上,Google推出了一款面向开发者的新产品——Cloud Run,该产品让开发者们能够构建基于容器的应用,而无需担心底层基础设施。
无服务器计算是一种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上层构建了应用的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是在后台运行的,因此开发者完全无需对其进行管理。反过来,软件容器是一种流行的开发环境,可以让应用一次构建即可运行在任何计算平台上。
Google工程副总裁Eren Manor和产品管理总监Oren Teich在今天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解释说,对开发者来说,让这两种技术协同配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运行时支持是有限的,因此开发者经常不得不在无服务器基础设施提供的易用性、以及容器提供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之间做出选择。
Google表示,只是易用性还不够,因此Google的新产品让开发者第一次可以在无服务器基础设施上运行无状态HTTP容器,两全其美。Teich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一个容器,并为其提供易于访问的URL或网址。
Teich说:“你只需给我们容器,我们就可以处理好其他所有事,而且一切都是自动处理的。”
目前Cloud Run还处于测试阶段,Google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服务,或者与Google Kubernetes Engine(一种管理环境,用于部署、管理和扩展Googlke基础设施上的容器应用)进行集成。
在GKE上运行Cloud Run能带来一些好处,其中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在现有Kubernetes集群上运行无服务器工作负载,而无需对其进行管理。
Wikibon分析师James Kobielus表示:“Google的最新公告是将无服务器置于了云原生应用开放式编程框架的最前沿。”
Kobielus说,这么做有几大优势,首先,Google对Knative的支持,使无服务器特性可以轻松移植到任何Kubernetes集群中,极大地扩展了新一代以事件为驱动的、无状态的、容器化微服务的运行时覆盖范围。
此外,新的语言运行时可以让开发者们更容易开发出更强大的无服务器应用,并且通过Cloud Run更有效地在云中运行这些应用。最后,进一步扩展了在混合云中对无服务器应用的保护,因为Google提供的一个新连接器让开发者们可以从现有虚拟私有云中安全地提取数据到Google Cloud Platform中。
“高官们希望看到他们的下一代应用有机会利用现有的GKE集群,提高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它在容器和无服务器应用负载之间是共存的,”Constellati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副总裁Holger Mueller这样表示。
Google特别提到说,给开发者带来的好处并不仅限于在Google云上运行无服务器工作负载。由于Cloud Run是基于Knative API和运行时环境的,因此也可以将工作负载迁移到其他基础设施上,包括本地环境和其他公有云和私有云。
“有了Knative,你很容易从Cloud Run起步,然后迁移到GKE上的Cloud Run,你也可以在自己的Kubernetes集群中使用Knative,未来再迁移到Cloud Run,” Manor和Teich这样写道。
Cloud Functions
当然,无服务器应用如果无法连接到其他云服务,那么用处就大打折扣了。这也是Google开发Cloud Functions无服务器平台的目的,该平台可用于编写响应事件的代码,让开发者们能够将他们的应用连接到Google BigQuery、PubSub和Firebase等服务。
Google正在增强Cloud Functions的功能,增加了对Node.js 8、Python 3.7、Go 1.11、Node.js 10、Java 8和Go 1.12等新语言运行时的支持。此外还有一个针对Node.js 10的新Functions Framework,让开发者能够“编写一个功能,在本地运行,构建一个容器映像,使其能够运行在任何基于容器的环境中”,Manor和Teich这样表示。
其他更新还包括Serverless VPC访问,允许各项功能与受网络边界保护的资源进行通信,以及对旨在防止自动伸缩功能导致后端服务器崩溃的控件进行扩展。
谷歌表示,通过Cloud Functions与Cloud Run相结合,可以打造利用数据库、存储、通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智能助理等服务的应用。
App Engine
最后,Google还将为App Engine服务添加新的运行时。App Engine是Google最初的一个无服务器应用开发平台。
App Engine现在支持Node.js 10、Go 1.11、PHP 7.2、Ruby 2.5和Java 11等新的运行时。前三个目前已经全面提供,后两个已经在测试版中提供。
Google表示:“这些运行时提供了开发者熟悉的体验、更快的部署,消除了此前API的各种限制,同时还支持原生模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发布Lens Live AI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任何物品进行实时购物。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用户拍摄的物品,并在亚马逊平台上匹配相关商品,提供即时购买选项。这一创新功能将大幅简化购物流程,用户只需"看到即可购买",为在线购物体验带来革命性改变。
巴黎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比传统深度伪造更隐蔽的"局部伪造"技术威胁。这种只修改视频局部区域的新型AI造假技术让人类检测准确率下降30%以上,AI检测系统性能下降高达43%。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25000个样本的全球首个局部伪造检测数据库FakePartsBench,揭示了现有防御体系面对精细化伪造攻击的脆弱性,为未来开发更强大的检测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谷歌AI研究助手NotebookLM宣布推出三种全新音频摘要格式:简要、评论和辩论模式。这一更新将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让已经备受欢迎的音频概览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简要模式提供1-2分钟的精简概述,评论模式对材料进行建设性反馈,辩论模式则让两个AI主持人就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这些新格式有助于用户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材料,使NotebookLM成为更加细致入微的学习工具。
Meta等机构研究发现,让大语言模型学会使用外部工具比死记硬背所有知识更高效。研究通过数学证明和实验验证,传统的参数记忆存在严格容量限制,而工具学习能实现无限扩展且不损害原有能力。这为AI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堆叠参数转向构建智能工具协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