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6日,云原生领域顶级大会KubeCon + CloudNativeCon在上海召开,作为云原生技术与应用的领先企业,阿里云全面展示了云原生产品家族,同时发布边缘容器(ACK@Edge)和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体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云原生是IT基础技术以及应用的新趋势。Gartner报告指出,到2022年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化应用。
阿里巴巴是国内最早大规模布局云原生技术体系的公司。早在2011年,阿里巴巴就率先在全集团规模部署容器化基础架构,开启了中国公司将云原生技术体系在电商、金融、制造等领域中大规模应用的先河。
历经9年技术沉淀,阿里云已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云原生产品家族,覆盖八大类别20余款产品,涵盖底层基础设施、数据智能、分布式应用等全栈技术能力,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场景的需求。
目前,阿里云上运行着国内最大的公共云容器集群及镜像仓库,广泛服务于互联网、金融、零售、制造、政务等领域企业和机构,大幅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让企业轻松享受云的优势。
奥组委通过容器服务ACK,在欧洲助力奥运OCS频道敏捷开发高效运维;西门子使用阿里云ACK,实现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微服务架构、DevOps以及系统的高可用;迅雷使用容器混合云方案,完成云下及云上混合部署和调度,在享受极致弹性的同时降低成本。
此次发布的边缘容器可实现云、边、端一体化的应用分发,支持不同系统架构和网络状况下,应用的分发和生命周期管理。该产品采用了自研高性能Terway网络插件,将弹性网卡ENI分配给容器实例,使容器实例和计算资源使用同一个网络平面,性能较传统的overlay容器网络高出20%。
大会同时发布了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体系,涵盖国内首个开放云原生应用中心Cloud Native App Hub、云原生应用自动化引擎OpenKruise等服务。
其中,OpenKruise 开源项目源自于阿里巴巴经济体过去多年的大规模应用部署、发布与管理的最佳实践,同时解决了 Kubernetes 之上应用的自动化管理问题。OpenKruise后续会继续覆盖部署、升级、弹性扩缩容、QoS 调节、健康检查,迁移修复等更多K8s 自动化能力。
阿里云智能容器平台负责人丁宇表示:“云原生正在重塑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容器、Kuberentes、云原生成为云时代的三个重要标准。阿里云将继续加大云原生技术栈产品体系的研发,并持续回馈开源社区,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云原生标准制定以及应用的落地。”
阿里云是国内在云原生领域的开源贡献最全面的科技公司,涵盖编排调度、作业管理、无服务器框架等,主导维护etcd、containerd、dragonfly等多个CNCF明星项目的发展,已有超过10个项目进入CNCF landscape。今年1月,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李响成为首个入选全球顶级开源社区CNCF技术监督委员会的中国工程师,致力于推动云原生技术的落地。
得益于全面的技术投入和大规模应用实践,阿里云成为国内唯一进入2019 Gartner《公有云容器服务竞争格局》报告的企业。今年3月,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未来1-2年内,阿里巴巴要实现100%的业务跑在公共云之上,并且继续大力投入云原生技术的研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