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与服务频道消息:微软的云竞争对手已经对微软将从10月1日开始的许可调整发出了很多声音。而一直将自身定位成客户选择盟友的微软则发现自己陷入了不信任和价格欺诈的指责之中。
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的抱怨呢?因为微软围绕着“外包”的新的许可政策将削弱亚马逊和谷歌的能力,让他们不再能够帮助他们的客户以较低价格将自身现有微软企业软件许可带入各自云平台。
作为该公司推出Azure Dedicated Host预览版的一部分,微软的高管们宣布将进行许可变更,Azure Dedicated Host是微软新的单租户云选项。微软的高管们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他们正在改变许可方式,因为专用云选项更像是多租户云产品,而不是像本地数据中心那样,因此应该受到和云许可政策一致的约束。
微软研究公司的方向研究分析师Wes Miller 解释称:“专用硬件是一个漏洞。硬件是属于你专用的,所以它的行为就像你的本地系统一样,”尽管它实际上是由AWS、谷歌、现在还有Azure提供的云选项。
微软的竞争对手正试图证明微软的政策从未禁止客户在他们的云平台上使用“自带许可证”(BYOL)选项。微软认为,应该只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即其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伙伴),而不是其他的竞争云供应商能够为客户提供此选项。但是,到目前为止,微软围绕专用主机的许可条款含糊不清,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存在。
亚马逊突出推出BYOL选项,作为客户在亚马逊云上运行微软软件的重要方式。
(有些关联的另外一件事:目前的状况让我想起了微软及其渠道合作伙伴最近在内部使用权利(Internal Use Rights)方面发生的很多事情。微软的高管们今年表示,该公司从来没有打算让合作伙伴通过合作关系在自己的业务中使用这些软件;这些软件只是用于演示目的。但是微软从来没有实施过这些政策。该公司宣布计划从明年开始这样做——但是这一说法后来在七月份被撤销了。)
BYOL是企业用户利用自身现有的Windows Server、SQL Server和其他微软企业软件许可证,并将其用于云端的一种方式。微软BYOL规则对于Azure和其他云已经区别对待了。非Azure云的正式名称是License Mobility;而在Azure上,License Mobility通常采用“Azure Hybrid Benefit”的形式。
研究微软方向的分析师Miller指出,对于那些正在AWS和谷歌云平台上通过专用主机运行Windows Server 和Windows客户端的客户来说,微软即将进行的许可调整将是“巨大的”。他表示:“为什么这样说?这些产品从来没有提供——并且现在仍然不提供——通过Software Assurance 的License Mobility。”
微软官员指出,从10月1日开始,“没有Software Assurance和移动权利的本地许可软件将无法在以下公共云供应商提供的专用托管云服务中部署:微软、阿里巴巴、亚马逊(包括AWS上的VMware Cloud)和谷歌。他们将被称为“列表供应商”。
10月1日,已经通过这些“列表供应商”运行微软本地软件产品的客户将能够按照他们现有的许可继续部署并使用微软企业软件。但是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现有的许可,增加工作负载或者升级到10月1日之后发布的、新的产品版本。在10月1日之后,拥有Software Assurance的客户将只能够在这些专用产品上,根据License Mobility或Azure Hybrid Benefit规定的权利,使用微软软件。
是的,这是一场复杂的混乱。在我听来,这像是打破这一切的一次微弱尝试。
AWS对这个问题的抱怨在我看来颇具讽刺意味,因为这些举措可能会阻止客户“摆脱保守厂商的藩篱”。很多客户仍然想要并且需要(我猜想更多的是出于需要而不是自身愿望)使用“保守的”Windows Server、SQL Server、Office客户端和服务器——在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以及在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云中,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这家大型云供应商一贯宣称他们反对锁定,并且支持客户选择。但是到了最后关头,他们最终还是反对将业务交给竞争对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萨提亚回忆起90年代在微软评审会上听到的场景。Gates当时说:"软件只有一个品类--信息管理。
MiroMind AI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UniME-V2多模态嵌入学习新方法,通过让大型多模态语言模型充当"智能法官"来评估训练样本质量,解决了传统方法在负样本多样性和语义理解精度方面的问题。该方法引入软标签训练框架和困难负样本挖掘技术,在MMEB基准测试中取得显著性能提升,特别在组合式检索任务上表现出色,为多模态AI应用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改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Anthropic周一发布了旗舰模型Opus 4.5,这是4.5系列的最后一个模型。新版本在编程、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等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是首个在SWE-Bench验证测试中得分超过80%的模型。同时推出Claude for Chrome和Claude for Excel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用户群体。Opus 4.5还改进了长文本处理的内存管理,支持付费用户的"无限聊天"功能,并针对智能体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将与OpenAI的GPT 5.1和谷歌的Gemini 3展开竞争。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