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阿里云逐渐从一家单纯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到今天变成云的智能化提供商:从大数据、AI、IoT到协同办公,以及今后软硬件一体化的云平台。
他表示,“阿里巴巴走过十年,一步步走到今天。未来的十年,我认为是整个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阿里云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关键的十年。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数字经济的大时代。”
张建锋表示,阿里云拥有云计算、大数据、智联网、移动协同办公等四大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客户带来了全方位技术产品和服务。
“今天外面有非常多的云计算,非常多的大脑,还有非常多的中台,无一例外,在中国,阿里巴巴都是这些创新的发源地。”张建锋还表示。
这番话也体现阿里云的核心优势不仅仅是庞大的云化基础设施,更是在城市级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具备“造风者”的能力。
当日,张建锋宣布平头哥半导体推出第一款AI推理芯片含光800,其推理性能比目前业界最好的AI芯片性能高4倍。同一时间,基于该芯片的AI云服务通过阿里云对外服务,性价比提升100%。
阿里巴巴是中国最早投入研发云计算的公司,通过自研的飞天系统能管理超过10万台服务器的公共云,是中国唯一具有如此技术能力的公司。
2016年,阿里云联合杭州市政府发布了首个城市大脑。如今,城市已在全球23个城市落地,覆盖了交通、城管、文旅、卫健等11个领域。
阿里云拥有双中台以及智联网AIoT的技术能力。双中台可以实现各业务之间的贯通,而智联网AloT则是为了更好应对万物智联的时代。
此外,阿里巴巴还通过以钉钉为代表的平台帮助一千万企业实现组织的在线化和移动化。张建锋表示钉钉的移动化办公、协同能力,正在从消费领域进入生产、管理等领域,这也是一个新的巨大变革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索非亚大学INSAI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定理证明中普遍存在的"迎合性"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BrokenMath基准测试集,包含504道精心设计的错误数学命题,用于评估主流AI模型能否识别并纠正错误陈述。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