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阿里巴巴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首次公布人工智能调用规模:每天调用超1万亿次,服务全球10亿人,日处理图像10亿张、视频120万小时、语音55万小时及自然语言5千亿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
同时,阿里巴巴首次披露人工智能的完整布局,在AI芯片、AI云服务、AI算法、AI平台、产业AI实现全线领先。
在AI芯片层,平头哥发布全球最强AI芯片含光800,打破业界纪录,性能及能效比全球第一,1块含光800算力就相当于10块GPU。目前已应用于阿里巴巴多个场景,如支持拍立淘索引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5分钟。
在AI云服务层,全球前三、亚太第一的阿里云已构建起亚洲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集群,包括GPU、FPGA、NPU、CPU、超算集群、第三代神龙架构等在内的公共云服务共同形成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最强力支持。日前为某现象级APP调集近万片GPU,创下世界记录。
在AI平台层,飞天AI平台、飞天大数据平台、AIoT平台等大大降低AI开发门槛。其中,飞天AI平台是国内首个云端商业化机器学习平台,支持上百亿特征、千亿训练样本的超大规模经典算法,降低35%训练成本、多个场景下提升400%训练速度,还首创公共云上可视化建模,为开发者提供了接近本地开发的极致体验。
在AI算法层,达摩院成立两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视觉计算等领域夺得40多项世界第一。其中自然语言处理在SQuAD机器阅读评比中精确阅读率首次超过人类,智能语音入选MIT Technology Review 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电话语音客服机器人被认为是“比谷歌更好的语音技术”,视觉计算可识别超过100万种物理实体。
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既对内实践,也对外服务。
内部实践中,阿里小蜜每天服务在线及热线用户超500万人次,覆盖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种语言;天猫精灵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智能助手,总销量超过2000万台。自动驾驶正从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方向进化,2018年获杭州政府颁发的首张无人驾驶路测牌照“浙A4390试”。
对外服务则最早实践产业AI,2015年率先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联合合作伙伴推进产业落地。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产业AI正广泛应用于全产业场景。目前杭州、海口、北京、上海、拉萨、澳门、吉隆坡等23个城市已先后引入城市大脑。
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主任金榕表示,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在技术布局、产业落地上已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良性循环,真正把商业机会与科技优势紧密联系。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大力招募人才、重资研发投入。已拥有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30位国家/省级千人称号专家,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450多篇论文,
阿里还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中,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研发人员占一半以上的公司,据普华永道调研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中国上市企业第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混元等机构联合提出PREF-GRPO方法,首次采用成对偏好比较替代传统评分,成功解决AI图像生成中的奖励欺骗问题。同时构建UNIGENBENCH评测基准,包含600测试案例和27个细粒度评价维度,为行业提供更精确的模型评估标准。实验显示新方法在多项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特别在复杂任务上提升明显。
亚马逊发布Lens Live AI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任何物品进行实时购物。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用户拍摄的物品,并在亚马逊平台上匹配相关商品,提供即时购买选项。这一创新功能将大幅简化购物流程,用户只需"看到即可购买",为在线购物体验带来革命性改变。
蚂蚁集团与西湖大学联合开发的AWORLD开源框架,通过分布式并行训练将AI助手的练习效率提升14.6倍,成功将Qwen3-32B模型在GAIA测试中的准确率从21.59%提升至32.23%,在最困难任务上甚至超越了GPT-4o等商业AI产品,为"从练习中学习"的AI训练理念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