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正式推出高性能数据库一体机——POLARDB BOX,用户部署在自有数据中心即可享受云数据库的便捷体验,同时还为Oracle等传统数据库用户提供一键迁移功能,最多节省95%迁移成本,更适合政企、交通、航运、金融等行业。
“POLARDB BOX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打破了云数据库的服务边界,”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飞飞表示,阿里云希望将云原生数据库的管理能力下沉到本地IDC,在自有机房里就能享受公共云的体验。
发布会现场,POLARDB BOX实现了对航空App “飞常准” 25亿全球航班4D数据的毫秒级数据查询,如果这些数据按每条1厘米的宽度,加起来能绕地球4周。在过去,这些3D空间+时间的数据需要不同系统协同调度才能完成实时呈现,而通过POLARDB BOX特有的Ganos 时空 SQL 引擎即可一步到位,避免跨多个系统带来的复杂操作。
此外,POLARDB BOX一体机还具备三大亮点,满足企业在数字时代海量的数据存储需求:1、极致性能,最大支持1152 vCPU、9TB内存、118TB SSD有效存储空间;2、开放OpenAPI接口,可与私有云平台无缝对接;3、无锁备份能力,10TB本地备份及恢复仅需10秒。
POLARDB是阿里云在2018年推出的商用云原生数据库,价格仅为传统数据库的1/6,具备快速弹性能力、超大规格、超高可靠性。目前,已有约40万个数据库迁移到阿里云上,涵盖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与传统数据库不断下降的营收相比,云数据库正在积极地快速增长。到2022年,预计有3/4的数据库天然部署或迁移到云上。POLARDB BOX的发布,或将推动用户提前感受云原生数据库带来的技术变革,促进行业加速上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