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物联网市场的碎片化,商业变现始终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9月27日,在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市场总监王云词透露,阿里云如今已经和1万多家合作伙伴打造了开放式物联网生态,通过便捷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以及更智能化的计算服务,阿里云将提供更为便捷可靠的商业基础设施。
万物智联时代正在加速来临,Gartner资料显示,从2016年开始,IoT设备数就达到了61亿,到2019年达到了142亿,而到2012年,IoT设备数将达到250亿。对于物联网市场来说,高速的增长带来了很多痛点,其中场景分散、数据孤岛、集成复杂、复制困难成为制约商业化最主要的问题。对此,阿里云提出了开放式生态概念,王云词表示,目前在阿里云物联网市场上(Link market)有超过1万多家生态合作伙伴,阿里云通过物联网平台,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开放,进而形成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让这些生态合作伙伴能更好的对政府和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同时,阿里云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物联网商业化设施,除了在云、管、边、端都都有着完善的物联网产品体系支撑外,物联网从业者可以通过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的基础能力,在阿里云物联网一站式开发平台完成开发,最后在阿里云市场完成商业化,阿里云构筑这一套“云上闭环”,也让众多合作伙伴在智能生活、智能人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享受到了物联网商业红利,而通过物模型等数据的智能化整合分析,则可以让行业逐渐实现数据增值。
针对物联网行业的碎片化,阿里云提出了线上线下合作模式,非标准化和集成的项目,阿里云和合作伙伴可以通过线下合作模式完成,而有标准化方案的项目,则可以直接在线上交易市场完成合作。而阿里云也会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渠道合作政策,给予充分的补贴及优惠。
王云词表示,如今,阿里云正在通过“技术+商业”双驱动模式,为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从业者赋能,不仅降低了物联网开发难度,也提高商业变现能力,阿里云也将和众多合作伙伴,在未来智联时代,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