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物联网市场的碎片化,商业变现始终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9月27日,在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市场总监王云词透露,阿里云如今已经和1万多家合作伙伴打造了开放式物联网生态,通过便捷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以及更智能化的计算服务,阿里云将提供更为便捷可靠的商业基础设施。
万物智联时代正在加速来临,Gartner资料显示,从2016年开始,IoT设备数就达到了61亿,到2019年达到了142亿,而到2012年,IoT设备数将达到250亿。对于物联网市场来说,高速的增长带来了很多痛点,其中场景分散、数据孤岛、集成复杂、复制困难成为制约商业化最主要的问题。对此,阿里云提出了开放式生态概念,王云词表示,目前在阿里云物联网市场上(Link market)有超过1万多家生态合作伙伴,阿里云通过物联网平台,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开放,进而形成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让这些生态合作伙伴能更好的对政府和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同时,阿里云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物联网商业化设施,除了在云、管、边、端都都有着完善的物联网产品体系支撑外,物联网从业者可以通过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的基础能力,在阿里云物联网一站式开发平台完成开发,最后在阿里云市场完成商业化,阿里云构筑这一套“云上闭环”,也让众多合作伙伴在智能生活、智能人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享受到了物联网商业红利,而通过物模型等数据的智能化整合分析,则可以让行业逐渐实现数据增值。
针对物联网行业的碎片化,阿里云提出了线上线下合作模式,非标准化和集成的项目,阿里云和合作伙伴可以通过线下合作模式完成,而有标准化方案的项目,则可以直接在线上交易市场完成合作。而阿里云也会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渠道合作政策,给予充分的补贴及优惠。
王云词表示,如今,阿里云正在通过“技术+商业”双驱动模式,为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从业者赋能,不仅降低了物联网开发难度,也提高商业变现能力,阿里云也将和众多合作伙伴,在未来智联时代,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与Anthropic达成合作协议,为Microsoft 365 Copilot用户提供Claude AI引擎选项。商业版Frontier Copilot用户可选择Claude Opus 4.1和Sonnet 4等模型,但需管理员权限。这标志着微软正在超越OpenAI,采用更开放的AI代理方式。微软已在Visual Studio中集成Claude,并在Azure中加入Grok AI。微软AI CEO表示,公司将基于他人最佳技术构建应用,而非追求AI领导地位。
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主流视觉语言模型在将图像转换为文字描述时会丢失40%-90%的视觉信息。研究开发了两种创新方法来量化这种信息丢失:邻居关系分析和嵌入重建技术。实验表明信息丢失直接影响AI的检索和问答性能,研究还实现了丢失区域的精确可视化,为优化AI视觉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OpenAI发布ChatGPT脉冲功能,这一推送特性可根据用户聊天历史自动生成个性化每日更新。该功能目前向Pro订阅用户开放,通过分析用户聊天记录、偏好设置以及Gmail和谷歌日历连接,AI模型在夜间进行研究,次日清晨以卡片形式推送相关信息。用户可通过点赞或踩的方式提供反馈。这标志着OpenAI向主动式AI助手转变的重要一步。
阿联酋研究团队创建了PersonaX数据库,包含超过1.3万人的多模态性格分析数据。通过整合面部照片、背景信息和AI生成的行为特征描述,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的跨模态性格分析。团队开发的双层分析框架不仅能发现统计关联,还能揭示深层因果关系,为理解人类性格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