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易观A10数据智能生态大会上周在上海举行。没有冗长的开场,也没有客套的照本宣科。就连第一个上台的也不是易观自己家的人。
开场发言第一个环节,他们就请上了用户——药兜网。
这样奇特的开场方式让很多在座的听众和媒体朋友惊讶。作为在数据行业中有影响的峰会,去年易观A10的全网播放量几千万次,也就是某种程度上来说易观把几千万次的曝光机会给了他们的用户。
此前A10数据生态峰会,易观都是第一主角。
但这次易观创始人于揚巧妙地让出了C位。他在最好的演讲时段,请出了用户易观方舟Argo社区的用户代表药兜网分享。
不难看出,仅仅面世半年的Argo社区对创新团队的赋能与影响。这也是易观创始人于揚今年不断推动“让数据能力平民化”的重要一步。
用户需求在哪里 易观就在哪里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易观,特指的是2012年成立的易观大数据,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是一家产品及技术驱动的大数据公司。易观从做行业研究、做数据分析,再到如今技术与服务融合的数据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创始人于揚认为,今天的易观传承了母公司19年的品牌和强大的分析能力,“我们这不是转型,而是升级。“他说。
易观创始人于揚
早年易观做了很多的行业分析,事实证明这些行业分析确实也很受欢迎,但是客户提了三个问题,让易观开始重新定位自己。
“第一个,你的行业分析报告的周期太长了,十天、半个月的;第二个,你的行业分析是没法具像到用户和产品层,它是中观的,不是微观的;第三个,更新频次慢,用户不能自己查询问题,只能按照你的报告结果来看一二三四五。”于揚说。
这种呼声越来越多,易观决定要满足用户需求,跟着用户走。用户需求在哪里,易观就在哪里。
2012年易观成立易观大数据,经过三年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的积淀,2015年易观推出第一款产品易观千帆,以数据来量化问题。如今易观千帆在市面上仍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竞争分析、运营分析、投资分析的工具。
“那量化之后,客户又说,我知道和竞争对手差在哪了,但是我应该怎么解决啊?”解决用户竞争存差问题的能力,就是2017年易观方舟推出时的初衷,于揚表示。“方舟就是这种能力”,今天的方舟不仅支持公有云部署,也支持私有化部署。
一部数据发动机
自3月1日,易观推出可私有化部署的免费用户行为分析产品易观方舟Argo之后,易观与社区用户和开发者一起不断打磨产品,让它除了提供采数、看数功能,能够真正面向业务,解决业务问题。
在2019易观A10数据智能生态大会上,易观发布了全新“易观方舟5.0”以及全新易观方舟智能用户数据中台、全新升级的智能分析与全新的智能运营产品模块,在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数据能力,实现其在业务层面的数据驱动。
这次升级,全新的易观方舟智能用户数据中台之上,可以承载多的产品模块,支持更多的业务场景。易观方舟分析模块预置了12大分析模型;运营触达模块预置11个三方通道服务;用户和数据管理模块也提供了用户界面来降低使用难度。
全新的易观方舟智能用户数据中台,基于企业自主研发的PaaS 平台开发,可以灵活、快速地根据客户的系统环境进行适配,通过二次开发的方式积极响应客户的复杂环境;同时还有利于系统自身的架构整洁,易于维护和升级,降低运维成本。
易观方舟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支持大量的三方集成和友好的外部开发。截至目前,已有十数家集成商为方舟扩展了消息推送及数据连通的能力,同时方舟团队也与更多的外部开发者合作,将推出更多的行业落地场景。
同时,易观打造了基于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应用闭环,在提供面向业务的产品之外,更是结合行业痛点,打造业内领先的“数据分析+数据产品+用户成功”服务体系,帮助用户翻越实际使用中的5道坎,真正落地数据能力驱动业务发展,赋能企业精益成长。
“假如我们把数字企业比作一部车,数据能力就好像一部发动机带来澎湃的动能,能把数据的能源拼命咀嚼以后输出成数字化车辆前行的动力。”对于易观来讲,怎么能够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赋能给刚入职场的小白,初创团队、创新企业的团队,帮助他们实现精益成长,一直是易观在思考的问题。
而免费的易观方舟Argo也随着中台能力的升级,向社区的用户开源了可视化埋点SDK,,就在开源宣布10分钟后,Argo社区也迎来了第一位源代码贡献者。
有品质、有效能的成长
“精者品质也,精雕细琢。”对于大会主题“精益成长”,理工科出身的于揚如此解释。
“‘益’本身就是倍数的意思。增益,就是容器的增益,用来表示功率放大的程度。比如说我当时做电路的时候,就是那种电流电压的增益。投入1,获得5,投入1获得7,有5倍、7倍的产出。”全新易观方舟5.0,在全新智能用户数据中台的能力上,通过全面升级的智能分析以及全新的智能运营,并通过开放接口协同创新,赋能企业在一次次快速闭环实践中实现“产出增益”的效果。
“中国人讲’这事成了,做成了’,什么叫成了?企业的价值长了,营收长了,利润降下来了,用户更满意了,有品质、有效能的成长,这就叫精益成长。因为在经济寒冬下大家‘活着’都很难,还要效益长,那一定是少花钱、多办事。“于揚说。
其实在公司内部,易观也是使用这样精益的思路在一步步成长。“让数据能力平民化“的使命在前方,他们不定那么长远的目标,而是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了这个闭环再定下一个目标。”这是一个精益的思路,我们研发也走‘精益’路线,每两周一个迭代,甚至我们后台的数据分析,也是这样迭代下去的。“
英雄不问出处,没人能想到当年做行业分析报告的易观,在数据生意上越做越大。或许是“精益成长“这样的价值观,精雕细琢造就了易观的不平凡。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AI实验室不再与企业签署昂贵的数据合同,而是通过Mercor平台招募前员工获取行业知识。Mercor为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律所的前员工与OpenAI、Anthropic等AI实验室搭建桥梁,向行业专家支付高达每小时200美元来训练AI模型。该公司年化经常性收入达5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每天向承包商支付超150万美元。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作为AI热潮的最大受益者,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受特朗普总统表示将与习近平主席讨论该公司Blackwell芯片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周三上涨超过5.6%。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计AI芯片销售额将达5000亿美元,并为美国建设七台新超级计算机。该公司还投资10亿美元于诺基亚,用于AI原生5G和6G网络开发。这一里程碑距离突破4万亿美元仅三个月。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