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时云正式公开上线。彼时,拥有SaaS会议服务平台的公司仅有网讯、微软和Citrix。云视频会议服务,仍是一个静待开发的市场。十多年来,历经技术的更迭演进,云视频会议市场曾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玩家,也曾被唱衰经历低靡。
直至2019年Zoom在纳斯达克的上市,稳稳拿下“云视频会议龙头”的标签。这一事件为云视频会议市场很好地“打了个样”,同时也刺激了不少同行创业者。全时云CEO陈学军便是其中一人。
在那之后,陈学军对比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各自特点,最终决定对全时云的战略进行调整——基于“删繁就简”的原则,砍掉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视频维修等与远程会议无关的产品,转而聚焦于云视频会议产品本身的功能特点。
在去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陈学军曾表示,中国的SaaS行业创业需要三大特质:第一是专注,第二是独立思考,第三是顺势而为。这是他对过去十几年全时云经营方向的反思,同时也是对中国SaaS行业未来十年寄予的期待。在他看来,中国与国外市场的情况不同,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必须找准中国企业的痛点,然后顺势而为。
但是,顺势并不比造势容易太多,习惯往往是最难被改变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远程办公的发展势头一直相当“含蓄”,云视频会议的需求爆发点迟迟未来,对很多服务商来说,都在等一个“风口”。
不打“无准备之仗”
或许谁都想不到,这个“风口”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到来。
“疫情让我们与2020年的春天擦肩而过,却让云视频会议迎来了一个小春天。”全时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至顶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因为疫情,远程会议行业被推到市场前沿,像口罩和温度计一样成为比不可少的工具。”
在疫情发生后,全时云第一时间向新用户开放了免费策略,支持新注册用户无限次、不限时的音视频会议,并且支持百人同时在线入会,直至疫情结束。优惠策略必然带来流量爆发,与此同时,全时云已有的数万付费用户的在线会议需求也随着远程办公模式的开启出现了数倍的增长。
在双向动力之下,据统计,全时云在疫情期间的业务量增长了十几倍之多,每天承载的并发量达到百万级别。要扛下这十几倍的流量冲击,同时保证用户体验不打折扣,全时云必然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据全时云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全时云研发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应对疫情的预案。
一方面,根据每天流量峰值对后台服务进行多次、逐步扩容,底层资源使用量扩大了5倍;另一方面,还充分梳理了技术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保证在流量爆发性增长时不出故障。
用最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能窥见一个企业、一款产品的积淀。据了解,在疫情期间,全时云支持了超过25万家企业、每天约1000万分钟的在线会议沟通。其中,有不少像万达集团、顺丰这样的大型企业。
以万达集团为例,通过将企业内部架构员工信息整合到全时云会议系统,万达建立了内部视频会议平台——万信视频会议,每天支持几万名员工同时在线工作,小到几十人的工作沟通会,大到几百人上千人的线上管理培训,都能在平台上顺利进行。企业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发起会议、添加参会人、通过手机/电脑自行入会、实时共享各种格式的文件资料、录制会议全程,在疫情期间甚至创下一天20000多人开了1400多场线上会议,2300个人同时参会的记录。
全时云“产品观”:稳定、流畅、简单
漂亮的数字是体现产品性能的有力证据,而好的产品体验是让用户有口皆碑的重要前提。从这方面来看,全时云除了在平台运行中最大限度保证稳定性、流畅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观”——使用简单。
由于全时云与市场上的诸多主流音视频会议硬件、协同办公软件,以及企业内部应用系统都做了打通,因此,用户可以使用任何软硬件终端,如企业微信、钉钉、OA、IM、CRM、Outlook等,通过手机、PC、硬件视频等各种设备随时加入云会议,而不受平台限制。
与此同时,为了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全时云还在2月上线发布了最新版本的云会议系统,在使用功能、视觉感受上对平台进行了迭代升级。其中,最新的操作界面也充分诠释了“极简主义”,开会主题、开会时间等重要信息一目了然,用户只需要点击“邀请开会”就可以通过微信、QQ、复制链接等多种方式快速安排邀请会议。如果用户担心线上开会会产生信息安全外泄的问题,还可以使用动态密码登陆不同会议,“锁住”会议重要信息。而对于特别重要的会议,用户还可以开启会议录制功能,有会议系统在会后自动生成视频文件,便于会后保存和查看。
虽然使用简单,但背后的技术支持一点也没有“偷工减料”。在最新版本的云视频会议系统中,全时云的工程师们进行了一次专门针对语音传输性能的升级改造,即便是在地铁、高铁等丢包率超过70%的弱网环境中,用户也可以拥有超高质量的网络通话,而基于智能降噪技术,还可以自动过滤嘈杂环境的背景音,保障顺畅沟通。
当然,会议系统的使用场景多之又多,对内对外、大型小型、直播录播……不同场景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除了满足企业内部的会议场景需求,全时云还专门针对大型会议量身打造了大型管控会议工具——会霸,帮助管理员轻松灵活地管控会议流程,维护会议秩序。比如,进行快速搜索找人、开启视频点名、开启一键静音、灵活调整会场布局模式、开启互动布局等诸多操作,轻松hold住各种规模的会议。
持续打磨极致的用户体验
“市场已经被初步教育,在用量高峰期过后,我们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到产品的打磨上来。”全时云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也能改变大家的工作习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全时会一心一意打磨好自己的产品。”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民抗“疫”,中国新冠疫情渐趋渐稳,然而,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病毒就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开来,如今,Twitter、微软、谷歌等企业也被迫督促全球员工开启远程办公模式。
在许多人看来,远程办公将成为未来工作的一种常态。而这,也促使百度、字节跳动、华为等巨头纷纷入局。对于全时云这样一个在云视频领域扎根十数载的To B企业来说,等的正是这样一个机遇。
但是,在全时云看来,随着疫情的结束,云视频会议是否会形成稳定“风口”还有待验证,当下最重要的除了为在线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还要考虑下一步如何留住用户,在这一方面,全时云将更加注重产品在用户体验的极致打磨。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被全时云剥离的教育、医疗等垂直行业业务,恰恰是目前云视频会议市场许多服务商的“必争之地”,全时云如此决断之举能否另辟蹊径,成为“中国版Zoom”,这也同样有待验证。
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如CEO陈学军所说,“过去的十年,中国的SaaS行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是机会主义者的时代;未来的十年,是中国SaaS的机遇所在,是一个效率驱动的时代。”对全时云来说,过去的十年,是潜心修炼的过程,而未来的十年,将是其修炼成果被市场广泛验证的过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