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IEEE主办的高性能计算架构国际研讨会HPCA公布了最新一期名人堂(Hall of Fame)名单,来自阿里云基础设施服务器研发团队的科学家蒋晓维成为新晋成员,这是首次有云计算领域学者入选,也是阿里巴巴第二位入选HPCA名人堂的科学家。
HPCA是与ISCA, MICRO齐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三大国际顶会,过去26年来推动了多项计算机系统技术的发展,包括90年代末的SMT技术、2005年的虚拟化技术、2010年的非易失内存技术等等。入选HPCA名人堂的都是对计算机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对入选者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此前,仅有5位华人学者荣获HPCA名人堂荣誉,其中包括蒋晓维的同事——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研究员、平头哥首席科学家谢源。
蒋晓维2009年于北卡州立大学取得Computer Engineering博士学位,2014年加入阿里云服务器研发团队,研究领域覆盖CPU架构、芯片设计、网络和虚拟化技术等。加入阿里后,蒋晓维主导了国内首个X86 CPU定制项目,在他的带头下,阿里巴巴成为国内首家定制CPU的科技公司。
在最近一篇被HPCA收录的论文中,蒋晓维系统性介绍了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高性能AI服务器集群EFLOPS,该集群可将拍立淘百万分类大模型的训练速度提升4倍,并支持千万分类模型的训练;在提升翻译模型精度的同时,能将训练时间从100小时降低至12小时。目前,该集群已通过阿里云深度学习平台PAI对外提供计算服务。此外,蒋晓维和研发团队还率先提出CPU架构上运行图计算的六大瓶颈,并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为图计算未来的芯片架构和服务器系统架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阿里云在全球顶级技术领域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目前,阿里云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联网等技术服务,服务超过一半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80%中国科技类企业:去年,阿里巴巴核心系统100%上云,成功扛住双11流量洪峰:阿里巴巴AI调用规模已超每天1万亿次,服务全球10亿人……
人才是阿里巴巴技术深度的基础,6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构成了阿里巴巴的技术底座。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有三分之一是技术出身,10万名员工有60%属于技术人才,其中已有数十位科学家获得院士、顶级协会Fellow、杰出科学家等荣誉,包括十多位IEEEFellow、30多位国际知名高校教授。
2009年开始,阿里就坚持自研飞天云操作系统,用长达十年的探索,实现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近两年,阿里更是迎来硬核技术大爆炸期,芯片、服务器、量子计算、区块链、IoT等领域实现全面布局,成为拥有最广技术布局、最厚技术积淀的中国科技公司。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