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畔,数字长河流淌不息 原创

能看、能用、能思考,可持续、可创新、可活力,这是数字大脑的魅力,也是滨江数字长河流淌不息的未来。

钱塘江畔,杭州市一隅,一方7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写满了传奇的故事。这里是杭州市高新区(滨江)。

在西兴老街,浙东古运河从这里发源。南北走向的泽街、东西走向的槐街,呈“丁”字形平面布局,这里是可以看见、触摸并参与的世外桃源——一座座清末民初建筑林立,商贾云集,老式的剃头铺、木凳铺、茶馆,以及有着千年历史的马湖灯笼等等,他们构成这座城市的地标,也是一个个吸引游客打卡的“景点”。

厚重的历史古韵之外,开垦这座城市的创新血脉的,是一大批ICT、安防、互联网领域的高新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一代信息技术让“数据”汇集,在数字世界的江河里流淌,持续不断地流向每一位市民、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的手中,改变着城市运行的每一处细节。

钱塘江畔,数字长河流淌不息


人情味的数字滨江

数字滨江脉搏实时感知最多的地方,是便民行政单位。从几年前开始,多少个便民服务场景都是在这里改观,为政府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系统支撑。正如一首诗要写四行,探讨韵脚,推敲平仄,一个个便民场景,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升级之中,反复推敲,格物致知。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要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要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这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对个人和企业来讲,也是一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数据与数据之间,正在聚合、碰撞、支撑、催生,散发出丰富的“人情味”。

现如今,滨江的90%的行政服务事项,已经完成了“最多跑一次”,办事流程更加高效;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最多跑一地”;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减少办事材料,缩短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办理时间。

其中,依托系统平台数据支撑,滨江区市场监管局开发了“无人智慧审批”,实现企业申办全天候“分钟办”,这就是“滨江速度”。举个例子,在不久前,某公司负责人在网上提交了企业营业执照申请,几分钟后,电子营业执照在线生成。在滨江区,已经有17家企业通过这种“无人智慧审批”方式拿到了营业执照。

接地气的数字滨江

有人情味、接地气的应用场景,还体现在社会治理上。传统的纠纷调解工作都是以当面调解为主,电话为辅。但由于滨江区的企业较多,外来务工人员人流量大,有些纠纷当事人可能在外地,无法到调解现场,即使电话调解成功的,也不能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针对这样的情况,6月22日,滨江“一码解纠纷”平台正式上线。作为矛盾纠纷受办一体化平台,“一码解纠纷”参考了国际通行的突发事件颜色预警机制,以黄、橙、蓝、红、绿五色,作为纠纷调解的五步骤。登记引调是蓝色;智能分流至相应的调解组织是黄色;调解失败,且适宜再次调解的纠纷是橙色;纠纷调解成功是绿色;调解失败转红色,在线申请法院立案。每一个矛盾纠纷都有专属二维码,结合颜色预警机制,记录纠纷化解全过程。

五色,一码,由繁化简,让纠纷调得早,调得好,让情况理得清,理得明,应该说,继续延续此思路,滨江的数字治理格局将会逐渐明朗。这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数据思维,数字滨江本应有的特质,也是创新滨江的思路。

如上的应用场景,只是冰山一角。在浙大儿院滨江院区,这里承载着整个杭州乃至全省的婴幼儿的看病治病需求,也面临着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

如何拿捏需求和现实之间的尺度,“浙大儿院滨江院区街区治理项目”想出了多项举措,在这片盖起了“智慧停车场”——依托城市大脑赋能,从打通断头路开始,盘点车位、拆除隔离,实施泊位感知、车辆实时引导分类,打通医院官方预约挂号平台与城市大脑停车平台系统,使停车位信息全方位向群众公开,智能引导车辆直达车位。

原本无序和混乱的交通壁垒,被夷为平地重新打造。有人说,往常1.8公里的车队消失了,能直达停车位了;也有人说,这里变得井然有序,幸福感变强了。其实,不仅是幸福感,便利、活力、智慧、朝气,等等这些词汇,就是数字滨的真实写照。

数字滨江的背后是什么?

由小见大,不管怎么说,数字长河,正在生龙活虎地融入城市应用场景,也在润物无声地孕育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升级。

这条数字长河的发源之地,有“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的身影,在实现滨江脉搏实时感知的过程中,听闻、见证,从浑浊变得清澈,从生涩变得成熟。

钱塘江畔,数字长河流淌不息

自2020年初提出“数字滨江”建设目标以来,高新区(滨江)联合紫光集团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构建起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形成了“区级系统平台横向融合,特色应用纵向齐放”的数字治理格局。

城市大脑要能切实服务当地的社会治理和民生生活,就需要以跨部门的综合应用为牵引,通过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聚合、碰撞,最终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对此,紫光集团结合高新区(滨江)区域特点,组织专班统领数字化建设,定下了“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个目标、一个界面”的建设思路:

● 一张蓝图: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强调统一顶层规划、统一架构,充分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和终端资源,切实避免“烟囱式建设”;

● 一个平台:通过数据中枢的建设汇聚全区数据,破除数字孤岛问题;

● 一个目标: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下引领供给创新,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面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 一个界面:在一个界面上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推动政府管理逻辑和管理关系的重新梳理与定位。

正是在四个“一”的统筹下,紫光集团帮助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实现了滨江脉搏实时感知、重大事项全周期监管、安商稳商精准贴心、指挥体系多级合一,为政府工作提供科学民主的数据参考。

走过了试点探索、规模推广阶段,2020年,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建设正走向全域创新的阶段。前半句很容易理解,重在建设。2018年之前,强调数据归集、数据展示;2018到2020年,建设以实用为主,推广智能场景化应用。后半句,重在运营。城市建设,从不以“交钥匙”为结束,在全域创新阶段,就是要把数据充分打通,把系统充分打活,把业务充分融合,并以此为基础调动城市资源,支撑跨部门应用场景建设。

能看、能用、能思考,可持续、可创新、可活力,这是数字大脑的魅力,也是滨江数字长河流淌不息的未来。

来源:至顶网软件与服务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0

07/15

09:26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