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AI与企业的业务场景正在越走越近。它不再只是和高手下棋、陪老人聊天、为客户服务,如今的AI,既可以“上天”和宇航员一起探索外太空,还可以“入地”协助油气工人探测地质能源,既可以“搞科研”成为科学家们的“信息大脑”,也可以“下车间”成为产线上的“超级作业者”……
场景越丰富,业务越复杂,就意味着,定制化需求越高。比如,物流场景下的自动分拣和科研场景下的生物识别显然就不能用同一个AI模型来实现。因此,面向不同的行业和场景,常常需要对AI模型进行大量的定制开发。对企业来说,这不仅耗时,而且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业务经验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AI模型效果的提升来自于数据的“喂养”,数据规模和数据质量是AI结果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数据的标注和预处理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这使得很多企业在推动业务智能化创新时,常常面临着数据管理成本高昂、数据处理流程低效的问题。
基于此,百度大脑在2017年底,面向企业开发者推出了零门槛AI开发平台——EasyDL,一站式支持EasyData智能数据服务、模型训练、服务部署等全流程功能,内置丰富的预训练模型,支持图像分类、物体检测、图像分割、文本分类、情感倾向分析、序列化标注、音视频分类等多类模型,支持公有云/私有化/设备端等灵活部署方式。EasyDL面向不同人群提供经典版、专业版、行业版三种产品形态,已在工业、零售、制造、医疗等领域广泛落地。
简单来说,用户借助EasyDL,可以自行定制一个高精度的AI模型,而低门槛的训练模型的交互流程可以让企业更高效地获取高质量的定制AI能力。
那么,EasyDL为什么可以这么“香”?如何做到零门槛开发和一站式数据服务?又有哪些经典场景案例呢?8月12日下午15:00,来《百度智能云技术创新沙龙 | 百度智能云EasyDL 零门槛定制高精度AI模型》直播现场,与百度AI技术生态部高级产品经理李景秋一起认识EasyDL,深入了解EasyDL如何帮助企业从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到模型开发、训练、部署,加速释放AI价值,推动智能化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企业面临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层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专家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优先选择高影响用例,投资数据治理,提升员工技能。对于影子IT现象,应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问题,建立治理流程将有效工具正式化。成功的AI采用需要明确目标、跨部门协作、变革管理和持续学习社区建设。
这项由东京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提出了UMoE架构,通过重新设计注意力机制,实现了注意力层和前馈网络层的专家参数共享。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的MoE方法,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开销,为大语言模型的高效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美国垃圾收集行业2024年创收690亿美元,近18万辆垃圾车每周运营六至七天,每日停靠超千次。设备故障成为行业最大隐性成本,每辆车年均故障费用超5000美元。AI技术通过实时监控传感器数据,能提前数周预测故障,优化零部件库存管理,减少重复维修。车队报告显示,预测性维护每辆车年节省高达2500美元,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可靠性。
小米团队开发的MiMo-7B模型证明了AI领域"小而精"路线的可行性。这个仅有70亿参数的模型通过创新的预训练数据处理、三阶段训练策略和强化学习优化,在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上超越了320亿参数的大模型,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击败OpenAI o1-mini。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高效的训练基础设施,将训练速度提升2.29倍。该成果已完全开源,为AI民主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