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由蚂蚁集团主导的区块链跨链国际标准正式启动制定,这是蚂蚁集团在跨链领域的又一进展。此前,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坦言,上链量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指标,而跨链将是万链互联的基础。
这项代号为P3205的跨链标准全称是跨链数据认证及通讯协议(Standard for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Data Authent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这是一种面向同构及异构跨链的数据认证及通讯协议,旨在解决异构跨链的底层基础的数据互认问题,并搭建链间通讯通路,允许区块链之间在多个应用层次通用灵活地进行多种模式的跨链互操作。
现有不同类型的区块链使用不同的数据结构,证明方法也存在差异化,导致了验证复杂度高,信任根不统一,跨链方需要集成多类客户端。
通俗地讲,相当于大家都用各自的方言来交流,跨链的双方需要互相学习对方的“方言”。P3205标准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区块链提供统一的数据格式,让讲不同“方言”的区块链,可以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跨链交互;此外还建立了一个可信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让业务在由区块链组成的价值互联网里灵活地进行价值交换,且跨链全链路可信可追溯、安全可控。
目前,行业区块链网络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链与链之间的通路无法打通,链上信息和资产无法进行跨链交互,而跨链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有望结束这种孤立状态,促进区块链网络的大范围互联互通。
P3205协议由蚂蚁集团提出,并成为全球最大非营利性专业技术组织IEEE认定国际标准。这套设计也在蚂蚁多代区块链产品以及Hyperledger Fabric产品得到适用性验证。
蚂蚁链是蚂蚁集团代表性的科技品牌,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新基建。目前,蚂蚁链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数第一,技术上能够支持10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10亿交易量,实现每秒10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PPS)。
在蚂蚁链的专利申请中,有多项技术围绕跨链技术解决不同区块链互操作性问题,以及其分布式身份协议、链上证明转换协议等技术规范。目前,蚂蚁链有超过30个专利的自研跨链技术,通过区块链跨链协议栈,提供同构或异构区块链之间丰富的跨链互操作。
2019年9月26日,蚂蚁链在云栖大会上发布了跨链产品ODATS(Open Data Access Trusted Service)。ODATS是由蚂蚁链自主研发的跨链服务,为用户提供低成本、安全、跨平台的交互操作,构建跨链通讯基础设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