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十年前,街头稀疏平常的红色横幅,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路修好了,车子才能跑起来,经济才能运转起来。改革开放初期,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易流的高速流动。
这十年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涵义不断扩充,其中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通俗来讲,如果说之前的路,是车子跑的路,那么我们现在更关心的“路”,是数字经济的“高速公路”,是一条为数据要素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提供便利的“高速公路”。
在这其中,智能化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新基建”的官方定义中,人工智能是重点强调的七大领域之一,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共同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引擎。国务院发布的一份文件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由于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人工智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正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领航者说》栏目第七期精彩上线,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民,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博士,至顶网总经理兼总编高飞,三位大咖齐聚,围绕“以智能化加速数字化”主题,探讨在新基建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本期《领航者说》精彩回顾
新基建释放出数字生产力
新基建,是对应过去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两者对比,本质都是“铺路修桥”,但后者重心在物理世界,前者重心在数字世界。不过,其背后的动力,归根到底,都是公共服务的需求。比如说,我们脚下踩的路,坐的高铁,使用的电,都是属于传统基础设施之一,把石油、电力等物理资源,转化成生产力。
而新基建的生产力,是数字。微缩的物理世界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数字资源,将数据转化成生产力,驱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新型公共基础设施将提供服务,把企业从底层技术解放出来,释放出数字生产力。——何宝宏博士语录
当然,这里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升级,如5G技术,还包括用新技术为传统基础设施赋能,让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此外,还包括把原来不是基础设施的技术、产品变成新型基础设施,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就纳入其中。
智能化升级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快速路」
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相关行业的创新提供算力、算法和数据基础设施。正如人工智能国际权威学者吴恩达所说,“人工智能是‘新电能’,正改变医疗、交通、娱乐、制造业等主要行业,丰富充实着无数人的生活。”
1. 新基建推动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
新基建给人工智能三大要素——数据、算法、算力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新基建带来更好的算力部署;新型的技术,包括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其中包含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同时,算法本身也在演进。——刘新民语录
“新基建,就好像助推器,为人工智能铁三角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随之而来的,是智能化应用的创新,很多行业的前缀,自此也多了两个字——智慧。比如,能源变成智慧能源,金融变成智慧金融,交通变成智慧交通,对于传统基础设施也是如此,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基础设施改头换面。从0到1,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种质变,对于企业来说,更好的连接、更多的数据自然地也会辐射到企业。
2. 数字化转型好不好,智能应用怎么样,关键是要看“疗效”
新华三是一个研发型企业,有一万多员工,IT系统复杂。从两年前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到后来使用智能化应用,IT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合作,已经实现新华三内部的流程、报销、批单智能化。——刘新民语录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人员管理,减少人力重复,等等这些优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全球企业共识。像新华三这样天然拥抱技术的数字原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旅中走得稍微快些。不过,处于离数字化相对较远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大部分企业还仍处在初期阶段,距离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差距还很远。由此,也引出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新基建热潮之下,企业如何着手人工智能进行数字化转型?
企业要抓住智能变革的机遇
智能变革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人才层面等多方面下功夫。
科技跟企业融合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好”,把人工智能纯粹看成一个工具,现在很多传统企业还停留在第一步;第二步是“嵌入”,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与业务结合,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何宝宏博士语录
总的来看,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转型面临很多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很多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成本高,见效时间长,内外部资源匮乏,复合型人才缺乏。企业转型需要有公共基础设施做支撑,把更多的东西变成服务,同时转型要连人一起转,培养数字化的“技术蓝领”。新基建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对于转型慢的企业,改革先行者要充分发挥“样板效应”,带动更多企业更快发展,多方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智能化时代建设。——刘新民语录
数字化转型要继续往前走,需要产业的通力合作,壮大生态,一个产业的成熟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生态,生态一定要开放、要丰富。新华三的生态战略有三:第一是严选生态,第二是扩展生态,第三是协同生态。简单解释就是,新华三作为数字化征程的同道中人,深入垂直行业企业,和客户、合作伙伴、厂商之间互为伙伴,彼此赋能,为优秀的解决方案与团队提供所需的资金和服务,这些都是新华三为中小企业输送数字化转型动能的“毛细血管”,为数字化转型的整体生态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设施”。
结语
物理世界数字化,数字世界智能化,正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基建的加速之下,人工智能正在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和百行百业,使其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力迈进。
点击此处,观看本期《领航者说》节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