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学者乔尔·科特金曾经在《全球城市史》一书写道,“人类最伟大的成就终始于她所缔造的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及繁荣的标志之一。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二字的含义得以延伸。联想集团副总裁戴炜在联想2020年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 2020)智慧城市分论坛上表示,未来的城市将是建立在物理空间、居民生活与数字空间广泛融合的自我进化、人本幸福的超级“智慧体”。
在论坛上,联想推出了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3.0 ——“城市智慧魔方”,通过封装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能力调度服务资源,赋能生态,让智慧城市更简单。参加论坛的嘉宾对联想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探索予以肯定,希望联想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带来更多的解法和新气象、新联想空间。
论坛观点激荡,智慧城市要跨越技术驱动注重“温度”
如今,智慧城市的发展正逐步从单点突破的1.0模式发展到将产业、城市、人融合的协同综合治理3.0模式。论坛现场,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各位大咖侃侃而谈,观点鲜明。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表示,智慧城市基于信息化、高于信息化,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是传统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的城市在信息时代的转型、重塑和再造。他同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从现在的项目建设转向效益驱动,让老百姓感受到温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凌鸿表示,智慧城市单靠技术驱动不够,技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智慧城市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为系统而系统,本质上是提供服务,服务于需求,服务于城市发展”,他说。
戴炜高度认可两位专家的观点。他表示,如果把城市理解成一台计算机,那么智慧城市就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这一系统要实现高效运行、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联想不仅仅做技术,更提供有温度的服务,陪伴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完成城市智慧化的过程”,他说。
作为初“入局”的实践者,前央视名嘴刘建宏总结认为,“说一千道一万,智慧城市最终服务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温度的服务才是最好的产品。”
公布全新价值理念,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
在论坛上,戴炜全面阐释了联想助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价值理念。他指出,新型智慧城市具备物理、形态、人文3个层面的特征。
首先是建立在高速互联基础上的物物智能联网,然后是可实现基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可持续创新,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未来的城市将是建立在物理空间和居民生活与数字空间广泛融合的自我进化、人本幸福的超级‘智慧体’”,他说。
基于这一洞察和理解,联想将自身定位为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商。“我们的价值理念是从智能化服务出发,通过提供全周期智能化服务推动优政、兴业、惠民,主线就是‘家国情怀’和‘普惠民生’”。
对于这一理念,单志广和凌鸿分别给予了充分肯定。凌鸿表示,“联想在智慧城市领域技术是到位的,但更强化服务的理念,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相信能给中国智慧城市带来非常新的气象。”单志广也认为,“联想的定位是高端的,也是最难的,希望能够给出更多的解,给城市管理者和市民更多美好的联想空间。”
发布“城市智慧魔方”,以服务思维切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基于对下一代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新思考,戴炜在论坛上发布了全新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智慧魔方。
据了解,联想城市智慧魔方封装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能力,通过调度服务资源、赋能生态,让智慧城市建设变得更简单。“智慧魔方源于联想20年在服务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积累,通过搭建城市服务平台、城市运营平台和城市云管平台,实现服务城市管理者和每个居民的初心。”戴炜说。
目前,联想已在智慧城市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设项目快速落地上海、江西、江苏、福建、湖北、海南、河北等全国多个省市,涉足绿色能源、社会治安管理、城市应急管理、智慧教育、智慧交通、食品安全以及智慧政务等多个细分场景。
他还介绍,今年7月联想发布了RISE智能化服务生态战略,依托“端边云网智”新一代技术架构和智能化服务生态联盟两大基础,提供设备服务、智能运维服务、智慧解决方案、智能化全周期服务等4类服务,满足包括智慧城市等多领域行业客户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戴炜表示,近两年来联想在智能化转型实践中打造了从国家战略级到省市级、再到产业和企业级3个层次的标杆案例。“比如在国家战略级层面,我们在国家重要的火箭发射基地助力打造的海南‘文昌智城’,其中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获得了2020 IDC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成为中国大陆仅有的3个奖项之一。”戴炜说。
在新基建“提速”的当下,智慧城市将成为新基建落地的主要场景。单志广指出,新基建将夯实信息时代的基础,为未来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更好的能力和条件。
戴炜在论坛演讲最后表示,联想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建设者,已经发布了RISE智能化服务生态启航计划,在新基建大背景下,愿意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努力,抢抓机遇,一起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共建智慧中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近期有观点认为,大规模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会增强人类左脑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削弱右脑的创造力,导致人类社会逐渐成为左脑主导的群体。但研究表明,左右脑功能分工理论缺乏科学依据,大脑两半球在创造性和逻辑性任务中都会协同工作。此外,AI不仅能辅助逻辑思维,同样可用于诗歌创作、图像生成等创意任务。
这项由圣母大学和IBM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出了名为DeepEvolve的AI科学助手系统,能够像人类科学家一样进行深度文献研究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该系统突破了传统AI要么只能改进算法但缺乏创新、要么只能提出想法但无法实现的局限,在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九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都实现了显著的算法性能提升,为AI辅助科学发现开辟了新的道路。
微软全球AI巡展在迪拜举行,宣布启动Microsoft Elevate UAE项目,计划为超过25万名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以及5.5万名联邦政府员工提供AI技能培训。该项目是微软152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本地人才能力。微软还将与G42和JAHIZ平台合作,为联邦公务员提供技术培训,支持阿联酋成为AI领域的区域和全球领导者。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331次大规模实验,系统揭示了代码训练如何提升AI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代码的结构特性比语义内容更重要,适当的抽象形式(如伪代码)可以达到与原始代码相同的效果。不同编程语言产生差异化影响:低抽象语言有利于数学推理,Python更适合自然语言任务。这些发现为AI训练数据的科学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