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今年的购物节不同以往。在“双十一”来临之际,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定下了自己的购物计划。其中,47%的消费者计划以线上购物为主,15%的消费者计划在实体店购物,38%的消费者计划线上线下相结合。好消息是,尽管经历了艰难的一年,但仍有65%的消费者预计今年双十一的花费将达到或超过去年的水平。
然而,消费者并不希望处理退货的麻烦。去年,亚太地区76%的消费者计划会有至少一次退货,而今年中国的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8%。
“购物节可以检验零售商服务客户的能力以及客户的购物方式。”Oracle零售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Mike Webster表示,“随着客户同时采用线上线下两种购物方式,选用各种新的提货方式,例如站点自提和'网上下单,店内取货',零售商将不得不在当前已经困难重重的经济形势下倾尽全力满足客户的期望。”
从浏览转变为购买
尽管“双十一”期间有吸引力的价格通常会刺激购买行为,但消费者表示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物品或者独特产品才是最重要的购买原因。消费者认为从浏览转变为购买的主要原因有:
购物清单
消费者表示,今年将在服装、体育用品和电子产品上花费更多。中国的消费者还计划增加旅行和奢侈品方面的费用,而其他国家通常将礼品卡列为主要购物目标。消费者今年计划增加开销的品类有:
配送问题
尽管零售商尝试推出了许多备选提货方式,但送货上门仍然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购物量增长自然会导致运输时间增加,从而产生严重的货运问题。随着双十一购物节时间拉长,快递运送量预计将大幅增加。为了缓解焦虑,76%的消费者表示在物流状态中实时更新商品位置非常重要。消费者计划采取的提货方式包括:
防疫措施对于线下购物至关重要
许多人认为新冠疫情会给室内购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不过只要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消费者并不会十分在意购物地点。
购买体验
繁琐的换货/退货政策以及冗长、缓慢的购物和结帐过程(比如说为确保安全在商店外排队)是导致零售商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消费者认为购物体验不佳的方面有:
本调查于2020年9月进行,旨在了解消费者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购物习惯及其购物节计划,受访者包括中国的520位消费者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意大利、法国、德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数千名消费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