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球经受了一场挑战乃至洗礼,IT领导者们开始深切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改进空间,非常态的工作环境下需要领导者具备创新意识、忧患意识、风险观念等,建立新的工作习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为此,本文收集了来自IT领导者及专家社区的重要意见,探讨IT领导者在疫情后时代应该培养起哪些工作习惯。
第一,调整重心。红帽公司北美公共部门首席技术专家David Egts表示,不要让紧急情况影响到团队的重心。战术行动当然很重要,但过分强调细节会导致错失战略方向。而保持这种专注能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与核心结果,也就是OKR,设置年度目标与季度目标,并通过核心结果确定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工作。“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本书,《衡量重要事项(Measure What Matters )》与《绝对聚焦(Radical Focus)》。”David Egts说。
第二,强调同理心。在这个特殊时期,IT领导者确实还有很多的自我改进空间。养成提升自身情商的习惯,将进一步提升领导能力。The Gorilla Glue公司IT基础设施服务总监Cedric Wells建议IT负责人应该时刻进行自省,找到更好的方法以应对管理范围内所出现的种种情绪。在管理其他人员时,IT负责人首先需要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同理心,理解对方因无法自由行动而引发的焦虑感。面对更为灵活的事务规划与更加分散的员工队伍,良好的同理心将成为领导者顺利推进工作的必要前提。例如,在困难时期下给团队营造一种自己仍然受到关注、受到支持的氛围;在危机之下,领导者绝不能指望远程遥控团队成员;只有将感性因素与理性判断结合起来,才能引领团队走出困境。
第三,冥想训练。在面对混乱与冲击时,保持禅定般的平静不仅是一种良好素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堪称超能力。冥想是种好习惯,更是培养这种「超能力」的前提。Ray Dalio等顶尖商业领袖以及Yuval Harari等畅销作家,都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冥想的帮助。Gramener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决策科学家Ganes Kesari称,冥想很简单,大家不需要皈依宗教、也不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只需要买一本相关书籍,每天花上五分钟,也可以集中注意力、降低压力水平、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四,贯彻敏捷原则。IT领导者应该携手团队先制定出明确的优先级目标,特别是明确战略、转型以及创新计划层面的优先级次序。为此,IT领导者应设定清晰的期望,并授权团队以全面将敏捷原则融入项目冲刺与产品发布周期。StarCIO 公司总裁、Driving Digital 》作者Isaac Sacolick强调,领导者还应制定出相关指南,帮助大家以统一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技术协作,同时把以往大家熟悉的面对面交流、决策会议以及头脑风暴等环节导流至线上。目前,不少企业都面临着疫情威胁下的业务中断,这就要求领导者建立起具备可行性的策略。“策略的可行度越高,企业应对变化条件的灵活性就越强、姿态越从容。”他对此表示。
第五,提高沟通技能。随着远程办公成为新的常态,高效沟通就成了IT领导者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如果无法有效沟通,业务体系中将出现大量灰色区域,各方只能凭借假设进行处理,十分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必须明确要求、确定判断项目成功的核心指标。这不仅是一种手段,也应该成为一种理念。向团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确保每位参与者都正确理解项目的核心诉求。
Improving公司首席顾问Mark Runyon发现,疫情之下,很多人开始享受更和谐的家庭生活。但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开始在家里上网课、家长们则在起居室里工作,这让以往朝九晚五的明确时间表变得愈发难熬。领导者们应该表现出同理心,通过引导让员工回归工作正轨,这种关注与关心将在企业中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
第六,提供丰富的技术培训。面对新冠疫情,以往大家所熟知的员工派遣以及内部培训开始失去可行性。DevOps Institute首席研究总监Eveline Oehrlich呼吁应该让员工自主设定成长路线,同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技能提升选项,引导团队成员自主设定学习计划与技能发展目标。有了这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IT领导者才能提供针对性帮助,而后加强合作、保证以最佳方式支持技能培养。
但是,如果企业的现有预算无法承受大规模培训计划,不妨发挥一点创造力。某些员工可能愿意减薪以资助自己的教育或认证考试计划。此外,员工还可以组织岗位轮换、内部陪练、参与线上会议或者组织内部培训日等。将员工提升技能水平的诉求与领导者的相应投入结合起来,这将为整个企业培养出更出色的领导者与更杰出的团队成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一AWS美东数据中心DNS故障导致数百万用户和上千家企业断网,Reddit、Snapchat、银行和游戏平台均受影响。专家认为这凸显了冗余备份的重要性,CIO需要根据业务关键性进行风险评估,优先保护核心系统。单一供应商策略仍可行,但需通过多区域部署分散风险,建立故障转移计划。金融、医疗等高风险行业需更高冗余级别。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提出FrameThinker框架,革命性地改变了AI处理长视频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侦探式"多轮推理,先快速扫描全视频获得概览,再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关键片段。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认知一致性验证,FrameThinker在多个视频理解基准测试中准确率平均提升10.4%,计算效率提高20倍以上,为AI视频理解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英国政府发布新的反勒索软件指导文件,旨在解决供应链安全薄弱环节。该指南与新加坡当局联合制定,帮助组织识别供应链问题并采取实际措施检查供应商安全性。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过去一年处理了204起"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指南强调选择安全可靠的供应商、加强合同网络安全条款、进行独立审计等措施,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防范网络攻击。
复旦大学团队创建MedQ-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模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能力。研究覆盖五大成像模式,设计感知-推理双层评估体系,意外发现医学专用AI表现不如通用AI。结果显示最佳AI模型准确率仅68.97%,远低于人类专家82.50%,揭示了AI在医学影像质控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