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升级的新格局下,华为所倡导的生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机遇,但想要在众多不确定性需求和变化中,创造和收获更大、更高的确定性价值,对于整个生态和每一位伙伴而言都是全新挑战。

为此,华为宣布将于5月17日-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简称“生态大会2021”),旨在与近两万名生态伙伴一起顺势而为,在时代新局中紧握新机——以能力共进、持续深耕、全面协同……实现整个生态的进阶,在助力客户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做大生态蛋糕,收获更多生态新价值,共赢未来!

在今日举办的生态大会2021——媒体沟通会上,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化转型已逐步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看到,云的技术特性使数据能够被共治、共享、共生,上云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已经成为数字企业、数字社会、数字中国的关键底座。华为也将与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打造更强的云上能力,以更高质量的服务助力客户转型升级成功。
我们看到,地市区县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增长。为此,华为还将与广大生态伙伴一起“上山下乡”,将更普惠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带入更多地市区县,把数字力量、科技力量带到每一个乡镇和村庄……,创造更广阔的生态价值。
再从产业视角来看,华为现在的产业布局呈现多元化,在各个垂直行业里面产生出了各种不同的业态。为此,华为还希望与生态伙伴一起,聚焦和打造场景化创新,围绕终端、联接、计算,以及基于云平台的智能调度等,打造一个更系统化的生产流程,加速实现能力提升和端到端全产业链的流程打通,从而助力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021年是“生态大会”系列活动举办的第十年 。华为在媒体沟通会上还特别“剧透”:将在现场与近两万名生态伙伴一起,共赴十年之约,以“拾光”阶梯、“拾光”长廊等精心设计,回响生态十年的精彩历程。
同时今年“生态大会”的主题定为“因聚而生 有能有为”,寓意华为所倡导的生态已经汇聚了众多有能力、有抱负的伙伴,他们不仅能在华为的生态中得到充分发挥,更能通过带动效应,驱动更多伙伴一起用增长的能力获取更高的价值,让整个生态更加繁荣昌盛,一起在数字新时代,大有所为。
从大会主题的变化,到全新的主KV设计,已经让生态伙伴们提前感受到了今年“生态大会”的匠心独运,也对大会的精彩内容更加期待,所以今天的媒体沟通会还特别“剧透”了大会的多个亮点,一起先睹为快:
在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全新背景下,“生态大会2021”顺势而为——打破了往届大会两天举办两场主题演讲(Keynote)的传统模式,带来了“1+2+N”的全新参会体验。1场主Keynote,直面挑战,聚焦生态难题,探寻解决方案;同时瞄准客户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需求的三大新方向,预判全新价值空间,并在驱动生态进阶的同时,呼吁伙伴们在新十年能力共进、共创新价值;2场子Keynote,以能力型伙伴实践为主,体现围绕客户需求变化,不同能力伙伴的价值创造成果与收获,牵引更多伙伴进行能力的升级;N,即大会期间的近百场分论坛活动,让所有的生态伙伴能在现场进行充分的创新能力、场景与解决方案交流,进而发现获取更大价值的“捷径”。
“生态大会2021”倾情呈现总面积超过 25000 平米的超大展厅,并围绕“三元协同,共创数字化转型价值”的设计理念,专设生态馆、产业馆和行业馆三大展馆。其中生态馆集中呈现了100+生态伙伴和80+平台支撑能力,诠释了华为如何与伙伴携手共生共进;产业馆则带来了覆盖超过20+子产品线的250+个展点,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全面展现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夯实了价值创造的基石;行业馆以覆盖超过40+子行业,携手200+伙伴联合打造的270+个展点和渐进式体验点,诠释了如何以场景深耕探索,共创行业新价值。
为更好地释放生态活力,激发生态能力,“生态大会2021”上还将密集举办数十场重磅签约和联合创新发布,包括与“能力型”伙伴的签约,新品、战略以及覆盖数字政府、公共安全、金融、制造、交通、医疗等10+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的发布等等,以此呈现华为携手生态伙伴能力增长的决心,以及能力升级带来的创新成果和更高价值,展现生态的强劲生命力!
过去的一年,让数字参会成为了新风尚。“生态大会2021”同样带来了全新升级的数字参会体验,包括一键同时报名现场参会和直播预约,主Keynote、子Keynote和分论坛等预约提醒,以及大会相关新闻、资讯、资料精准推送等等。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微信小程序还专门设置了创意互动专区,每一位参会嘉宾都可以在大会期间根据指引完成相应任务,兑换大会精美礼品;同时更有“十周年”互动隐藏任务,等待您发现更多精彩!
“因聚而生,有能有为”,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期待与每一位有能力、有抱负的生态伙伴一起,合力相融,能力共进,释放更大生态潜能,在时代新局下共育新机,共赢价值,共享繁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高带宽闪存技术承诺提供超大容量,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该技术将多层NAND芯片堆叠,每层由数百个3D NAND单元层组成,可创造前所未有的存储容量。相比昂贵的HBM内存,HBF使用更便宜但速度较慢的闪存为GPU提供更多存储空间。技术复杂性体现在互连布线的困难,12层HBF堆叠将包含2866个存储层。由于需要英伟达等GPU厂商深度参与和行业标准制定,预计HBF距离商用还需两年以上时间。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团队开发SPHINX系统,专门测试AI视觉推理能力。该系统可无限生成25类视觉推理题目,测试发现最强的GPT-5准确率仅51.1%,远低于人类75.4%。研究显示AI主要困难在视觉信息提取而非逻辑推理,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可显著改善表现并迁移到其他任务。
戴尔第三季度营收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AI服务器订单达123亿美元,全年订单总额300亿美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营收141亿美元,增长24%,其中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表现强劲。存储业务营收39.8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全闪存阵列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315亿美元,全年AI服务器出货量约250亿美元。
法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I-GLIDE系统,通过将复杂设备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诊断,结合不确定性量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重大突破。该系统在NASA飞机引擎数据集上的预测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23-39%,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解释性,能够精确指出具体组件的健康状况,为工业智能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