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纷享销客宣布其完成新一轮融资,继续在国产CRM赛道领跑。而经历了公司成立后几次战略转型、产品定位调整的创始人罗旭在看待这些成绩时,显得更谦虚和理性,采访之中处处透露着他对产品本身和企业价值的思考。
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 罗旭
提升核心竞争力 做好能力建设
罗旭认为,现在国际和国内CRM环境发生了变化,CRM赛道更加务实。市场评价一家公司是否成功,不再单单看融资的金额和轮次,而更关注产品本身是否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客户的续费率和软件核心功能的渗透率,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目前CRM产品有几个发展方向:一是平台化,产品的配置能力大大增强;二是一体化,做营销业务一体化服务;三是行业化,软件更加开箱即用、更加场景化;四是社会化,打通信息孤岛,做内外部沟通的桥梁;五是智能化,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商业智能。
纷享销客的产品在做好平台化、一体化、行业化、社会化、智能化以外,也在构建自身的能力,罗旭称其为“1+N”的能力:跨组织连接内外部人员、连接业务、连接各类型伙伴的能力。针对于高科技领域对CRM一体化要求高、精细化运营能力强、在线营销诉求强等特点,纷享销客的解决方案一是重视在线营销,二是找准2B领域的场景化特点,构建营销通路,三是做不同CRM之间的窗口式互联。
明确战略目标 打造伙伴生态
在软件标准化还是个性化的问题方面,纷享销客业务中对战略安排更加清晰,罗旭表示纷享销客不做私有部署,相较于大规模的团队扩张,他更倾向于产品的简单易实施,更注重工具的生产和理念的传播,“高科技行业的用户意识已经觉醒,现在的企业购买CRM已经由CIO驱动性转变为业务驱动性购买”,也正因此,CRM在高科技行业实现了从简单的客户资源管理平台到营销自动化平台,又从营销自动化平台变成企业全渠道营销业务中台的三次跨越。
CRM解决方案除了依靠PaaS平台,还依靠生态。纷享销客非常重视伙伴生态的打造,在这个生态中,主要包含四种角色:前端咨询、渠道伙伴、实施交付伙伴与技术伙伴和后端服务伙伴。
此外,纷享销客也很看重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修炼内功。特别是塑造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市场化和数字化时代中,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只有不断改进提升,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及续费率,才能在纷繁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重新定义CRM 完成下一个十年的跨越
罗旭把2021年看作纷享销客能力的转折点,为此,纷享销客已经积蓄了十年,过程当中有波折,但是罗旭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对产品的打磨和对场景化的探索,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十年磨一剑的纷享销客在赢得了口碑和融资,同时也成为了国内 CRM领域的标杆,这也是纷享销客对行业的另一层重要意义。罗旭表示,未来纷享销客将更加专注CRM市场,瞄准连接型CRM的核心定位,做持续性发展。“我有决心和信心带领纷享销客,以客户为中心,完成下十年的一个跨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Scale AI团队推出SWE-Bench Pro测试平台,专门评估AI编程助手在真实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表现。研究发现,即使是最先进的GPT-5和Claude模型,成功率也仅有23%左右,远低于在传统测试中70%的表现。该测试平台包含1865个来自真实企业的复杂编程任务,要求修改多个文件和大量代码,为AI编程能力提供了更严格的现实检验。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微软团队开发的EdiVal-Agent是首个针对AI图像编辑的自动化评估系统,能像专业评委一样从指令遵循、内容一致性和视觉质量三维度评分。该系统与人类评审一致性达81.3%,测试发现Nano Banana表现最均衡,GPT-Image-1指令遵循最佳但一致性不足,大多数模型在数量变化任务中成功率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