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传统零售正在不断向新零售演进升级。聚焦零售行业的智慧转型升级,2021年9月23日至24日,Smart Retail智慧零售年度峰会在上海召开。作为国内领先的云及数字化服务商之一,神州数码应邀出席,与业内知名零售品牌商齐聚申城,以新消费新增长、数字化转型新基建、零售趋势新洞察等话题为核心,共同探讨未来智慧零售的创新趋势。会上,神州数码云业务集团副总裁朱珠以“如何构建私域流量平台”为题发表演讲,分享神州数码助力零售企业打通私域流量突破口的实践经验与积累。
数字时代,私域流量崛起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率提高,大量零售品牌将营销的重心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1981亿元,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
在数字化带来机遇的同时,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则让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成本高、获客难等问题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趋势下,私域流量成为了品牌、商家获取流量的突破口。
朱珠认为,获取私域流量的关键,是打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流,构建私域流量池。而在企业把用户从公域流量池导入到私域流量后,也对客户的维护和运营有了更高要求,企业不能再依托于某个平台或单一渠道,而应该将重心放在与用户的每一次接触和沟通上,通过精细化运营覆盖与用户产生交互的各个触点,在与用户的持续互动中即时地实现价值。

神州数码Bluenic,全渠道打通输出数据价值
基于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经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神州数码通过自主研发的Bluenic客户数据平台为零售行业用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私域流量当道的阶段,助力零售客户构建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与管理。
基于全渠道数据接入能力,Bluenic可以实现对官网、线上商城、APP、公众号、社交媒体、门店导购等跨渠道触点管理,帮助企业了解客户偏好;通过数据分析与加工,实现人群细分、用户画像、商品推荐等价值输出,助力企业实现实现数据与用户互动的融合转化。
在现场,朱珠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互补、潜客激励、新老客户运营三个场景,阐释Bluenic如何助力客户打造私域流量。
在线上线下互补场景中,线下BA通过与客户的面对面交流,会了解客户的真实偏好,丰富Bluenic线上用户画像;通过线上Bluenic数据分析,基于客户特征分配更合适的BA并灵活调整产品陈列,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在潜客激励的场景中,Bluenic根据客户在官网、APP、小程序、公众号上的行为轨迹,判别客户是否为潜客,并用对应的营销手段进行激励,加速新客的转化。
在新老客户运营的场景中,Bluenic通过对客户进行精细化分层,对不同活跃度、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价值的客户进行差异化营销。对新客,着重在私域维护客户关系,通过新人专享的权益提升新客的留存;对于低客单价的客户,以组合商品促销的活动方式,打动价格敏感的人群;对于即将流失的客户,则进行拉新活动,让品牌再一次回到客户的视野,加大曝光。
朱珠表示:“通过Bluenic,神州数码希望能帮助更多零售企业构建私域流量,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来提升客户对品牌的依赖度。”未来,神州数码将继续以云及数字化能力为核心,赋能零售行业客户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升级,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数字经济在新经济业态下创造更多产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2025年KubeCon/CloudNativeCon北美大会上,云原生开发社区正努力超越AI炒作,理性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随着开发者和运营人员广泛使用AI工具构建AI驱动的应用功能,平台工程迎来复兴。CNCF推出Kubernetes AI认证合规程序,为AI工作负载在Kubernetes上的部署设定开放标准。会议展示了网络基础设施层优化、AI辅助开发安全性提升以及AI SRE改善可观测性工作流等创新成果。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DeepL作为欧洲AI领域的代表企业,正将业务拓展至翻译之外,推出面向企业的AI代理DeepL Agent。CEO库蒂洛夫斯基认为,虽然在日常翻译场景面临更多竞争,但在关键业务级别的企业翻译需求中,DeepL凭借高精度、质量控制和合规性仍具优势。他对欧盟AI法案表示担忧,认为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使欧洲在全球AI竞争中落后。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