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生态 | 新华三携手产业联盟成员共谋智慧园区新未来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主办的智慧园区产业联盟研讨会于南京顺利召开。长江都市设计院、清华同衡设计院等共12家联盟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智慧园区产业联盟合作范畴,并就若干重要议题广开言路深入讨论,通过激发生态价值,共建智慧园区未来。
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主办的智慧园区产业联盟研讨会于南京顺利召开。长江都市设计院、清华同衡设计院、上海邮电设计院、敢为软件、绿城产业、瑞谷拜特、实想科技、涂鸦科技、医标智联、优锘科技、中研宏科、左邻永佳共12家联盟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智慧园区产业联盟合作范畴,并就若干重要议题广开言路深入讨论,通过激发生态价值,共建智慧园区未来。

4月9日,新华三智慧园区产业联盟于2021 NAVIGATE领航者峰会期间正式成立。基于产业联盟,新华三集团将进一步推动联盟成员间信息共享、合作交流、培训赋能,通过构筑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促进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互联互通、测试验证,实现应用及产品创新。此外,产业联盟还将积极投入园区信息化标准规范前期研究、标准化推进,联盟内部联合营销、产业组织合作等议题,持续推动智慧园区数字生态成长,助力园区产业健康发展。

研讨会现场,新华三集团就智慧园区产业联盟章程做出深入解读。同时,针对不同合作伙伴的业务特点和需求,新华三还宣布提供一系列激励及营销、技术支持,与广大伙伴共享生态红利。尤其在技术支持方面,新华三将通过开发者社区、360°业务能力中心、线上线下沙龙、专家支持等丰富资源,助力生态伙伴发展壮大。

新华三集团生态合作技术部总监周延分享生态伙伴激励政策
作为生态合作的数字化底座,新华三集团以“云智原生”战略为指引,通过绿洲平台构建起智慧园区核心能力。在融合集成平台、数据运营平台、应用开发平台三大基础平台的支持下,绿洲平台以融合集成和数据运营为核心,实现了OT与IT,园区系统、应用、数据的全面打通,为不同场景下的业务应用创新提供通用的、可复制性的基础能力支撑,并支持低代码开发,助力合作伙伴应用创新,快速迭代,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此外,新华三集团还将继续推动新华三数字化创新实验室(DI.Lab)的建设,完善数字底座,使生态合作伙伴在数字底座上部署解决方案,与绿洲平台进行深度的测试验证,为广大伙伴的技术开发创造开放、兼容的基础性平台,实现立足于用户需求的精细化开发和价值交付。

面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这一历史性机遇,新华三集团将以“云智原生”战略为引领,践行“数字大脑2021”,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与广大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协力推动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变革,将园区打造成为高效、智能、便捷的“第二家园”。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Mercor正在训练的模型,比人类更懂如何预测工作表现。”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