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物联网、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快速渗透进企业园区的每一个角落,赋予了智慧园区新的空间体验和管理模式。如今,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来访客人,在走进智慧园区的第一刻,就成为了数字化园区平台中的一份子,从停车场到会议室,每一个人都能在不同的场景和环节上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科技体验和创新价值。
立足绿洲平台
构建智慧园区底座
目前,企业智慧园区的建设正在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1.0时期,以数字化为代表的2.0时期,全面迈向以智慧化为特征的3.0时期。新的智慧园区更为注重通过统一集成和统一标准打破烟囱布局,沉淀通用能力,实现服务开放、应用赋能,加速业务创新,同时要做到智慧园区建设的快速复制,降低创新成本。
为了满足3.0时代智慧园区的转型需求,新华三集团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数据全面感知、底层基础架构和物联、视频、AI等数字化平台搭建了企业园区的变革底座,通过绿洲平台的融合集成平台、数据运营平台、应用开发平台承载起智能运营中心(IOC)、智能安防、访客接待、后勤服务等应用,打造智慧、融合、互联的智慧园区,按需满足园区管理者、使用者、运营者等各类人员需求。

其中,绿洲平台是实现智慧园区转型的关键,其中的融合集成平台提供了数据集成、消息集成、服务集成等多类标准化的集成方式,实现业务数据共享、融合联动,将底层系统能力价值最大化;数据运营平台拥有丰富的园区专题库,能以强大的数据开发工具、数据治理工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技术,并且能以数据分层建模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全栈数据处理和专属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引擎通过抽象业务、集成、数据等服务组件,按照行业场景积累、沉淀平台能力,能够支撑应用快速构建。
通过抽象园区业务模型,沉淀集成服务、数据服务、业务服务,新华三集团绿洲平台能为园区通用应用提供标准、便捷、丰富的服务能力,以多生态合作方式,帮助ISV快速开发App,融入绿洲平台应用框架。核心在于绿洲平台南向对接弱电子系统,北向对接各生态ISV应用,实现IT与OT更加深度的连接与融合。
广泛覆盖
让数字化在场景中释放价值
在多年参与智慧园区转型和建设的过程中,新华三集团对于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洞察,同时也掌握了针对企业场景提供定制化方案的能力,从而能以高效,稳定的园区网络全面感知人事物,让园区成为感知和永远在线的“生命体”。
例如,在园区的整体管理上,新华三集团立足IOC智能运营中心,能实现对人、车、物、事件等维度的态势感知和管理。在智慧办公方面,能够提供AI考勤、智能会议室、智能卫生间、智能党建等丰富的场景应用,打造智慧高效、安心办公的工作环境;在访客接待上,新华三能为智慧园区构建基于智能技术打造的访客系统,通过访客一码通、AI识别、智慧停车等应用优化访客体验;在智慧安防场景中,新华三通过AI视觉与数据感知能力的融合,提供智能周界、视频巡逻等服务,做到园区风险事前可预防管控,事中可实时识别,事后可溯源。此外,在运维建设中,新华三统一运维平台也能提供资产运维、智慧消防、环境管理、能效管理等创新业务应用。
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智慧园区将在数字经济发展的热潮之下,以科技赋能园区向“安全、智慧、绿色”全方位转型,提升园区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在这其中,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也将立足于“数字大脑”的全面技术升级,助力企业园区构建新运营体系和新治理模式,通过智慧园区建设,让数字化惠及更多企业,向更加美好、智慧的时代跃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未来四年将在阿联酋投资152亿美元,包括首次向该国运输最先进的英伟达GPU芯片。美国已授权微软向阿联酋出口英伟达芯片,使该国成为美国出口管制外交的试验场和地区AI影响力锚点。这笔投资包括2023年以来的73亿美元支出和2026-2029年的79亿美元计划投入,涵盖数据中心建设、人才培训和AI基础设施扩展,目标到2027年培训100万当地居民。
德国于利希超级计算中心研究团队通过两千多次实验发现了AI模型训练的神奇规律:无论模型大小和数据量如何变化,最优训练配置总是对应同一个特定数值——输出层算子范数约为128。这一"范数传递"现象为AI训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并揭示了具体的缩放法则,能够显著提高训练效率、降低成本。研究还发现分层学习率优化可带来6%性能提升,为AI训练的民主化做出重要贡献。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七年380亿美元协议,在微软Azure之外增加另一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AI计算需求。该协议将让OpenAI立即获得AWS EC2 UltraServers访问权限,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七年内扩展至数千万个CPU。AWS还将为OpenAI构建基于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定制基础设施。尽管签署了这一大额协议,OpenAI仍将继续依赖微软Azure作为其主要云计算合作伙伴。
帝国理工学院团队开发的MoME系统将稀疏专家混合机制与多粒度表示学习相结合,创造出能够动态调整处理精度的音视频语音识别框架。该系统如同智能变速箱,可根据资源情况在同一模型中灵活切换不同性能模式,在保持高准确性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开销,特别适合移动设备等资源受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