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DC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本地计算云终端市场跟踪报告》。在IDV(Intelligent Desktop Virtualization)云桌面领域,锐捷网络的IDV终端出货量24.8万台,以34.39%的市场占比名列榜首,成为2021年度最受用户欢迎的IDV产品。
因场景而生的IDV
IDV架构最早由英特尔提出,基于“集中管理、分布计算”的理念,一方面可以降低服务器端的计算和存储压力,另一方面让终端拥有了算力。由于具备断网可用、性能强劲等特点,IDV充分延伸了云桌面的应用场景。
虽然IDV架构具备相当多的先天优势,但相比VDI与传统PC来说,IDV仍然是云桌面架构中的“后起之秀”。在此前,有众多厂商希望通过利用网络技术革新终端生态,最终都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而锐捷网络的IDV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其根源在于场景。
对于办事大厅、医院药房、分支机构等场景而言,对可靠性、兼容性要求高,还要兼顾统一运维管理的便捷,这也为IDV的发展留出了空间。而将用户应用场景视为第一生命力的锐捷,自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打磨与精进IDV产品。
9年,看透用户场景
9年时间,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来说,已经够足够成长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中流砥柱与行业专家。而对于虚拟化技术在场景中应用的探索,锐捷网络已用了9年。
2013年,锐捷网络云课堂问世,这是公司首次将VDI虚拟桌面技术应用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场景中。因其高度敏捷性与统一管理的特征,锐捷网络首创的“云课堂”一度成为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的单独品类。
然而,由于VDI让桌面计算资源高度集中在云主机,对网络的依赖以及性能等限制等使其不能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胜任更多复杂场景的“多面手”角色。
就在2017年,经过对众多客户的走访调查,锐捷网络将一项冷门技术作为了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也就是今天大量行业都在使用的IDV“胖终端”。
这是一次具有风险性的决定。首先在当时的主流认知中,PC仍然是最能满足各类环境的主流终端。其次,锐捷在VDI领域已经拥有了一定技术与名气的积累,这一轮技术路线的扩展在诸多同行看来非常不解。
在锐捷网络的思考方式中,结果则完全不同。IDV是一项新技术,需要突破的技术与应用难点有很多,但这条技术路线坚持走下去能够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于不唯技术论的锐捷来说,这从来就不是一道选择题。
随着锐捷IDV产品在教育、医疗、企业等行业的不断突破,一时间其他厂商也开始纷纷布局。而具备先发优势的锐捷又进一步推出了VDI与IDV融合架构的解决方案。锐捷云桌面也在疫情期间帮助数百家医院快速部署发热门诊,让诊疗上线再快一些。
9年时间,一个职场新人变得成熟,也足够让锐捷网络带着曾经备受冷落的IDV架构,领航驶向一片新蓝海。眼下,稳坐IDV出货量第一的锐捷网络正在筹备“工作空间”的新品发布,新的增长引擎已经启动,锐捷云桌面的未来更加让人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