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量子比特的物理学基本原理不谈,云巨头倒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量子硬件显然还未发展成熟,但量子计算的发展步伐要比量子网络略快些许。事实上,对于超安全交易而言,量子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深奥、但却极具深远意义的技术领域。而亚马逊云科技(AWS)正致力于将量子连接从实验室环境带入现实世界。
AWS一直没有推动自研量子处理器,而是通过Braket服务围绕现有量子设备和工具建立了生态系统。但之前的努力基本都针对量子计算展开,如今这家科技巨头终于将目光投向了量子网络。
除了2021年底建立的量子计算中心之外,AWS还宣布将建设量子网络中心。该公司宣称,量子网络中心的建设目的在于“解决基础性科学与工程挑战,并为量子网络开发新的硬件、软件与应用程序。”
与量子计算机一样,这些网络同样利用粒子物理学原理,特别是借由光子实现信息传输。AWS描述了早期潜在应用场景,包括对各独立量子系统进行集群化,由此实现超越传统加密的量子密钥分发——这也是美国政府目前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2020年,美国能源部建立起量子互联网蓝图,其中包含四大量子网络优先研究方向,用以明确当前最重要的攻坚概念:
尽管仍有未解的难题,但美国能源部表示,他们“已经获得一定进展,可以考虑从小规模实验转向建立首个全国性量子互联网设施。”
美国能源部的第三项研究领域,针对的就是功能性量子互联网的主要实现障碍之一。从本质上讲,这里指向的是量子物理学层面的一个基本问题:光子无法被放大,因此传输范围是有限的。AWS解释称,“这就意味着必须开发出特殊新技术,例如量子中继器及传感器,才能建立起全球量子网络。”
这类网络必须依赖于量子纠缠效应,但即便如此,传输范围仍无法令人满意。美国能源部在其蓝图中表示,纠缠实验的距离虽然可延伸至令人印象深刻的1200公里,但还是不足以支撑起全球互联网体系。
荷兰研究人员最近解决了量子网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中间节点实现数据传输。但论文并未提及此项实验能够实现多大的传输范围。
面对一系列工程与科学挑战,AWS的量子网络中心当然得挑选出合适的切入课题,但中心建立公告中并未具体说明。亚马逊方面也未披露关于量子网络中心的未来发展计划。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新搜索方式出现,字节发布宽度优先搜索基准WideSearch,垫底的竟是DeepSeek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