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已经亲眼见证创纪录级别的数据泄露事件。IBM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数据泄露的成本也在急剧攀升。
医疗保健无疑是受数据泄露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每起数据泄露事件平均造成920万美元损失。在此类违规案例当中,最常暴露在风险之下的信息类型正是敏感客户数据。
制药和医疗保健企业均需要在保护患者数据的前提下,按照严苛的指导要求组织运营。因此,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引发高昂代价。例如,在整个药物发现阶段,企业需要收集、处理和存储个人身份信息(PII),而在试验结束并提交临床申请时,必须在所公布的结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0070号法规和加拿大卫生部出台的《公开发布临床信息》规定,均对数据匿名化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尽量降低利用结果还原患者身份信息的风险。
除了倡导数据隐私之外,这些法规还要求共享试验数据,确保社区能够以此为基础开展工作。但这无疑让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
所以,制药企业到底如何在数据隐私与透明度之间求取平衡,同时又能及时、经济且高效地发布研究结果?事实证明,AI技术能够承担起提交过程中超过97%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
在实施临床提交匿名化的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1. 非结构化数据难于处理:临床试验数据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结构化数据。研究结果中包含大量文本数据、扫描图片和表格,处理效率低下。研究报告动辄上千页,从其中识别出敏感信息就如同大海捞针。而且,没有任何标准化技术培训解决方案能够自动执行这类处理工作。
2. 手动过程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如今,制药企业需要雇用数百名员工对临床研究提交进行匿名处理。整个团队需要经历超过25个复杂步骤,典型的摘要文档就可能需要长达45天的处理周期。而且在手动检查几千页材料时,枯燥的过程往往极易引发错误。
3. 监管指南的开放性解释:虽然法规中提出不少详细建议,但细节仍然不够完备。例如,加拿大卫生部的《公开发布临床信息》规定就要求身份信息的还原风险应低于9%,却并没有详细介绍具体的风险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设想能够处理这类匿名化需求的具体方案。
以下三大要素,有助于建立技术驱动型的匿名化解决方案:
a) 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的AI语言模型
如今,AI已经能够像艺术家那样创作,也能像医生那样诊断。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推动AI取得诸多进步,而AI语言模型正是其中一股中坚力量。作为专司处理人类语言的算法分支,AI语言模型特别擅长检测命名实体,例如患者姓名、社保号码和邮政编码。
不知不觉当中,这些强大的AI模型已经渗透到公共领域的各个角落,并受到公开文档的规模化训练。除了知名的维基百科之外,包含40000名患者脱敏数据的MIMIC-III v1.4数据库也成为训练AI模型的宝贵资源。当然,为了提高模型性能,还需要由领域专家根据内部临床试验报告,对模型开展后续重新训练。
b) 通过人机回圈设计提高准确率
加拿大卫生部提出的9%风险阈值标准,可以大致转化为95%左右的模型准确度要求(一般用召回率或精确度来衡量)。AI算法能够查看大量数据并运行多轮训练周期来提高自身准确度。然而,单靠技术改进还不足以为临床应用做好准备,这些模型还需要人的引导与支持。
为了解决临床试验数据的主观性并改善产出结果,分析解决方案在设计上要求与人类协同工作——这就是所谓增强智能。即将人类视为人机回圈中的一部分,他们不仅负责数据标记和模型训练,同时要在解决方案生效后定期提供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模型的准确度和产出性能都将有所提升。
c) 以协同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假设某项研究共涉及1000名患者,其中980名来自美国本土,其余20人来自南美洲。那么,是否需要对这20位患者的数据进行编辑(涂黑)或匿名化处理?是否有必要在同一国家或洲内选择患者样本?攻击者可能会以哪些方式把这些匿名化信息同年龄、邮政编码等数据结合起来,最终还原患者身份?
很遗憾,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为了更清楚地解释临床提交指南,制药商、临床研究组织(CRO)、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需要联合起来、协同处理。
有了以上几条基本思路,接下来就是把它们拼凑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流程。而整个匿名化方案中的各项技术,应当基于我们已经在工作中使用的实际方法。
临床研究报告中包含各种结构化数据(数字与身份实体,例如人口统计信息和地址条目),以及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元素。必须妥善处理,才能防止恶意黑客将这些内容还原为敏感的命名实体。结构化数据相对易于处理,但AI算法还需要攻克非结构化数据这道难关。
因此,首先使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或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将非结构化数据(通常为扫描图像或PDF等格式)转换为可读形式。之后,将AI算法应用于文档以检测个人身份信息。为了提升算法性能,用户可以分享对样本结果的反馈,帮助系统了解该如何处理这些置信度较低的分析内容。
AI驱动的匿名化方法
在匿名化完成之后,还须评估相应的身份还原风险。这项工作通常需要参考人群背景,再结合来自其他类似试验的数据来共同完成。风险评估会通过一组元素着重识别三大风险场景——检察官、记者和营销人员。这三群群体会从自身需求出发,尝试对患者信息加以还原。
在风险水平达到规定建议的9%之前,匿名化流程会持续引入更多业务规则和算法改进,尝试以重复循环的方式增强效能。再通过与其他技术应用的集成并建立机器学习运营(ML Ops)流程,整个匿名化方案就可以被纳入实际工作流当中。
对制药企业来说,这样的匿名化解决方案能够将提交周期缩短达97%。更重要的是,这种半自动化工作流程既提高了效率,同时又保证有人类参与其中。但是,构建AI驱动型匿名化解决方案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
其实与大多数数据科学实践一样,这项工作的最大阻碍并不是用于识别命名实体的AI算法,而是如何将研究报告转换为可供AI处理的高质量数据。对于格式不同、样式和结构各异的文档,相应的内容摄取管道经常会无所适从。
因此,AI匿名化解决方案需要不断微调以适应新的文档编码格式,或者准确检测出图片/表格扫描件中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很明显,这方面工作才是AI匿名化当中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临床研究的匿名化难度会不会持续降低、更加高效?虽然AI驱动型解决方案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后续还将有新的挑战需要关注。
首先,通过社交媒体、设备使用情况和线上跟踪等方式收集到的消费者数据,正大大提升身份还原的风险。攻击者可以将这些公开信息同临床研究数据相结合,准确识别出患者的身份。更令人担忧的是,恶意黑客在AI成果的运用上非常积极,甚至有可能抢在制药企业的行动之前。
最后,法规也在持续演变,着力适应特定国家/地区的实践态势。也许很快就会有国家公布临床提交匿名化的具体法规,这必将增加企业保持合规的复杂性和成本负担。但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AI技术的发展成熟至少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攻克难题的希望曙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