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和商业领域的广泛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人工智能(AI)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随着AI的发展成熟并全面融入业务运营,这一趋势也在持续加速当中。
与此同时,金融业和监管机构也都清楚,必须出手应对与AI相关的挑战和风险。
事实上,AI目前正处于重大转折点,并做好了迎接下一波飞跃的准备。只有具备合适基础设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金融机构才能充分利用这项技术,并在日益数字化的市场环境下取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亚太地区的金融行业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AI技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客户服务。AI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理能够自动响应关于查询账户余额、预约分行服务等基本问题。这些AI工具的理念,就是尽量减少客户摩擦并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亚洲的大部分银行已经拥有自己的聊天机器人版本,有些属于白标方案,有些则为内部原研。例如,马来西亚银行CIMB就推出了首个用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对话式实时聊天机器人,当时开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先河。
与此同时,AI驱动型机器人顾问也开始更多为散户投资者提供个性化建议。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了智能投顾平台,亚洲各地的金融科技智能投顾也开始激增。Endowus、Syfe、Stashaway和Robowealth等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越来越多投资者寻求成本更低的数字化咨询服务方案,这种趋势可能还将持续下去。
基于AI的系统还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以评估信用度并作出借款决策,借此提高借款流程的效率,同时降低违约风险。AI能够从多样的数据源中获取洞察,向还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的个人提供借款。这样的功能在东南亚地区尤其重要,Tech for Good Institute在2021年的调查中发现,60%的中小微企业在需要融资时无法获得借款。为此,菲律宾的UnionBank已经在使用AI信用评分模型,通过更丰富的替代性数据为尚无银行账户的群体生成信用评分。
此外,AI系统还可以检测到人类难以发现的欺诈活动和洗钱模式。随着金融犯罪不断发展并变得愈发复杂,这种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新加坡DBS银行就在使用AI来减少误报数量并确定警报优先级,以便分析师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风险更高的活动当中。该银行还利用AI程序收集大量银行数据,并据此做出警报决策。
在某种程度上,AI炒作的泡沫已经对技术本身的实际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AI投资者、AI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和部分顾问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过度夸大了该技术的重要性。大家是不是都听说过AI即将夺走我们的工作?或者说能为企业节约下巨量资金?甚至说AI即将颠覆一切?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我们都希望对话式AI能先解决用户对于呼叫中心的依赖,可它哪怕是这项工作都做不到太好。在某些情况下,当前的AI仍然需要基于场景运行,即只能根据一组有限的情境做出一组预先确定的回复。如果客户的查询内容不在集合范围之内,聊天机器人就只能把咨询者引导至呼叫/客服中心。
再有,金融服务受到严格监管。行业内的从业机构必须遵循广泛的法规条款,因此AI等新技术的实施自然困难重重。金融机构必须深入了解自己要如何使用AI保障客户满意度、最佳业务绩效和合规性。
金融企业应当了解有助于打击洗钱活动的AI工具和算法,同时重视对客户数据的谨慎使用。至少在目前,人们仍然担心在财务决策中使用AI可能带来偏见、歧视等道德冲突。
出于这些担忧,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款AI治理测试框架与工具包。这款名叫AI Verify的工具能够将技术测试和流程检查结合起来,提高公司及各利益相关方间的AI透明度与道德遵从水平。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亚洲国家效仿新加坡,由金融机构向监管机构和客户证明AI系统的可信度和透明度。银行不仅需要部署AI,更需要分配相应资源以聘请合适的人才,保证以正确方式处理和存储客户数据。
总体而言,AI已经对金融服务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普及,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AI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正在成为主流,而非个例。
AI在金融服务业内的应用将带来诸多好处,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客户服务并优化决策准确性等。与此同时,金融业也意识到AI中蕴藏着必须解决的挑战和风险,例如数据隐私、安全、岗位流失和道德冲突等。
未来几年,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继续稳步推进,具体涵盖欺诈检测、风险管理、个人理财乃至财务建议等。
而谁能够最大限度发挥AI潜力,谁就能成功在商业利益、监管复杂性以及客户信任维护之间取得平衡点,成为下一阶段业务最成功、市场最需要的金融机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