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市副市长靳伟,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局长柳俊泓,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主席彼得·梅杰,阿布扎比工业发展局执行董事阿拉法特·萨勒赫·A·阿尔亚菲,数字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出席了论坛。
靳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重要战略选择,本届大会以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精英,深入交流思想,广泛凝聚共识,必将有力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与国际合作,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贡献北京力量。
靳伟强调,近年来,北京秉承开放包容、全球合作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强化数字经济的立法统筹,乘势而上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让千年古都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一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二是创新企业的培育成效显著;三数字化的转型加快推进。面向未来,北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实体经济,继续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标杆,我们将深入践行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的合作倡议,谱写有益的新篇章。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普布顿珠通过视频进行了演讲,他表示,近年来拉萨逐步投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东数西算布局,加快建设国家双化协同综合试点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区域性国际通讯业务建成运行,国家级高新区蓬勃发展,数字拉萨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搭建数字桥梁,跨越喜马拉雅,坚信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进一步唱响雪山连接北京的昂扬旋律,为拉萨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新加坡代表、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局长柳俊泓先生在发言中指出,新中两国长期的伙伴关系,为我们在前瞻性领域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愿我们能够围绕数字化这个大主题,再创新中合作的新高峰。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就数据资源的流转分享提出建议,指出要加快建立数据资源的确权制度,界定各个数据资源的权属关系;要加快制定数据资源的采集、利用、交流、共享规则;还要加快建设数据资源、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数据依法合理自由的流动。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指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北京既是我国国际交往中心,也是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引领城市。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表明了北京市秉承和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高质量搭建开放合作的新平台,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开创数字经济互利共赢新局面的期许。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主席彼得·梅杰分别就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主旨报告。阿布扎比工业发展局执行董事阿拉法特·萨勒赫·A·阿尔亚菲先生对阿布扎比工业发展战略及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主题报告;中国联通集团总经理陈忠岳,京东集团CEO许冉,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代表国内数字技术企业分别就数字基础技术、数字技术安全及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生产等领域做了主题报告。
论坛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全面呈现中、美、德、日、韩五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最新态势,并对全球5G、人工智能、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等重点领域的进展进行深度解读。
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对话环节,新加坡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马来西亚政府工业高科技集团高级副主席拉斯坦·艾哈迈德,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方汉,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CEO张鹏,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笑博,云账户党委书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邹永强等企业负责人,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就基础软件技术、国际合作、产业融合、AI大模型等领域进行专业分享。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发展动能。与此同时,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要加快步伐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因此,数字经济大会是支持全球数字企业发展与合作,并助力构建绿色生态文明的数字经济体系。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以“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设置“1+6+6+N”活动框架,即举办开幕式和主论坛,推出六大高峰论坛,配套六大特色活动,组织N场专题论坛以及系列活动,致力于构建国际顶级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创普惠均衡、创新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数字经济格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提出Pass@k训练方法,通过给AI模型多次答题机会来平衡探索与利用。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多样性表现,还意外改善了单次答题准确率。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7B参数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GPT-4o等大型商业模型,为AI训练方法论贡献了重要洞察。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N-gram覆盖攻击"方法,仅通过分析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就能检测其是否记住了训练数据,无需访问模型内部信息。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超越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6倍。研究还发现新一代AI模型如GPT-4o展现出更强隐私保护能力,为AI隐私审计和版权保护提供了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