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可信AI”系列评测结果。蚂蚁集团智能凭证防伪检测安全产品“蚂蚁光鉴”全项通过“可信AI-OCR服务智能化”的评估,获得最高评级(增强级)认证。
蚂蚁光鉴是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凭证防伪检测安全产品。该产品依托于蚂蚁十余年的AI技术积淀和专家领域经验,通过 OCR(光学字符识别)、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等融合技术,可实现对多场景、多语种、高精度的图文凭证票据自动化检测与识别服务。检测范围包含通用文字识别、通用图片防伪、个人卡证、企业资质、经营资质、行业文档等,累计可支持识别400+项凭证类型,50+种造假手法。
面对日益严峻的Deepfake深度伪造及AIGC假证风险,该产品还将多模智能解析和多模篡改检测等技术融入防伪检测方案,持续构建业内领先的数据生成和防伪检测算法。据了解,该产品可覆盖17种AIGC生成手法和25种面部攻击类型,通过自研的大模型预训练系统进行智能化对抗训练,可大幅度提升深度生成防御检测能力。
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蚂蚁集团风控、生态、商业化场景中,在支付、互金、银行、保险、政务、医疗等领域得到大规模落地,其SaaS服务累计调用量达10亿;相关技术研究获得国内外专利18项,其Deepfake检测能力于2023年通过中国信通院深度伪造视频检测服务能力检验。
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互联网平台涌现种类繁多的凭证物料,如企业资质、外籍用户护照、购物小票等。然而,随着AIGC等技术的广泛使用,智能凭证伪造技术门槛急剧下降,黑产用极低成本即可大批量生成任何类型的假证图片,导致业务风险激增。作为将图像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的关键技术,OCR技术能在多场景下实现数据信息提取,有效提高业务效率,也能帮助机器更好理解图像和文档,推动AI在图像识别与文档处理领域中的可信化落地,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次测评遵循中国信通院发布的《OCR服务智能化分级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围绕OCR服务的功能特性、性能表现、服务稳健性及隐私安全四大核心维度展开,评估覆盖十余项关键技术指标。比如在性能上,要求即使面临弱光、侧视角、反光、模糊等复杂环境挑战,OCR系统仍需保持高度的识别准确性。蚂蚁光鉴服务均符合要求,并以高达99.45%的识别准确率获得中国信通院“增强级”服务评级认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快手科技团队提出CE-GPPO算法,解决大型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探索-利用平衡难题。通过重新利用传统方法丢弃的"越界"词元信息,实现对策略熵的精细控制。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7B模型性能提升3个百分点,为AI模型训练提供新思路。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SCENEWEAVER是清华大学和智源研究院联合开发的突破性AI室内设计系统,能够仅通过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完整的三维房间场景。该系统采用多工具整合和自反思规划机制,模仿专业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在视觉真实性、物理合理性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均显著超越传统方法,为AI辅助创意设计开启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