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来,整个业界一直在关注量子计算的发展路线图以及这项技术本身的快速推进。尽管这项计算范式的实践落地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壮举,但将全新技术推向市场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而作为将量子计算引入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主导性力量,IBM公司日前再次迈出重要的一步,尝试将这项技术交付至更广泛的开发人员手中。IBM此番宣布Qiskit Functions Catalog将作为Qiskit软件栈的一部分推出。所谓Qiskit Functions Catalog,是IBM及其合作伙伴在IBM Quantum平台上打造的应用程序与性能管理服务集合。
IBM量子计算系统
量子计算与AI技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底层硬件的进步意义重大,但最核心的挑战仍然在于通过库、开发工具和抽象应用程序来支持整体生态系统,以便任何开发人员都能顺畅运用相关成果。如果没有多种生态资源的加持,将仅有极少数专家才能理解硬件的复杂性并开发量子软件。更具体地讲,在量子计算领域,这个精英人才库将只涉及量子物理学家和计算科学家。因此如何让这些资源随时可用,让量子计算面向规模更大的数据科学家群体、乃至最终服务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就成为这种计算范式顺利落地的必要前提。
不断增长的量子计算用户社群
Catalog中最初包含的量子电路与领域特定函数包括:
Qiskit Functions Catalog中初步包含的电路与领域特定函数
Qiskit Functions概览
目录中的所有资源均经过IBM认证。然而,这只是IBM Quantum整合其生态系统资源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初,Qiskit Functions Catalog将仅供当前IBM Quantum Premium Plan用户使用,并且仅在IBM Quantum平台上交付。此外,在初始试用期之后,用户则需从IBM或其合作伙伴处单独获取应用程序及资源的使用许可。未来,IBM希望通过单一许可解决方案简化整个流程。因此,Qiskit Functions Catalog的首个实例被称为“预览”阶段,可以将其视为该目录的测试版本。随着时间推移,其访问范围会逐渐扩大,可用的解决方案也将不断增加。
窗体底端
根据IBM的介绍,Qiskit Functions Catalog的目标是向更多开发人员开放量子开发路径,为量子计算建立起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促进未来的量子创新,并帮助为这项创新开发出新的商业模式。
使用Qiskit Functions Catalog的一个主要好处,就是能够简化对IBM量子系统群的访问。这些系统具有超过100个量子比特的实用级处理器。最终,目录中的函数将允许用户跨多个接入的量子处理单元进行编程,而无需管理硬件本身的复杂性。
2023年,IBM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经证明量子计算机能够从量子计算问题中获取超越暴力经典模拟能力的结果,从而实现了量子实用性。随着IBM积极制定自己的量子解决方案路线图,并持续投资整个量子计算行业,相信这一趋势也将长期持续下去。通过建立Qiskit Functions Catalog,IBM则有望保持住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推动行业逐步接纳并拥抱大规模量子解决方案。
IBM量子开发与创新路线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发布重大新功能,旨在简化智能体AI应用的构建、运行和部署。公司扩展了Docker Compose工具以支持AI智能体和模型的大规模部署,并推出Docker Offload服务,允许开发者将AI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新功能还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网关的安全连接,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等合作伙伴集成。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欧盟发布AI法案实施细则,要求谷歌、Meta、OpenAI等公司承诺不使用盗版材料训练AI,详细披露训练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理念。新规还要求公司尊重付费墙和网站爬虫限制,公开训练和推理的总能耗,并在5-10天内向欧盟AI办公室报告安全事件。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年销售额7%或3%的罚款。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