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以“数实融合,引领可持续的工业未来”为主题亮相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西门子自动化、数字化产品家族组成的“钻耀之心”展台,全景展示了覆盖工业现场层、设备层、操作层、管理层及云端层的完整架构,能够帮助企业打破IT与OT之间的壁垒,以数据赋能实现模块化、灵活、安全和可持续的生产。现场,西门子发布了SIMATIC S7-1200 G2、PCS 7 V10.0、DCMA V4.0 驱动预测性维护系统等12款软、硬结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充产品家族。西门子还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带来了从经济型到高端型、从基础应用到前沿技术,覆盖各种工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帮助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释放数字化价值。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修炼内功求转型,拓展外延寻突破。”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表示:“西门子正加速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并通过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打造更开放的创新生态,让AI、数字孪生、工业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真正为工业所用,助力中国企业穿越周期,迈向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工业新未来。”
自2022年11月落地中国以来,西门子Xcelerator 基于本地市场需求,不断扩充合作生态。目前合作伙伴已突破100家,并已上架20余款联合共创的解决方案。本届工博会,西门子Xcelerator生态合作伙伴之一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西门子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共创成果:面向装备制造型企业的西门子集成供应链计划管理平台——供需智控。这一基于云的轻量化软件平台,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销售、生产计划、采购及生产执行的全流程供应链管理。通过智慧计划、启发式物资需求计划(MRP)、订单预齐套智慧分配等核心功能,帮助企业实现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产能,降低库存成本。助力企业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波动时,仍能保持“健康”的供应链状态,敏捷响应市场的波动。
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韧性与竞争力的同时,更多中国工业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空间,以增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适应力。西门子与赛迪研究院联合发布《“碳”索之路——企业绿色出海深度洞察报告(2024-2025)》,提供对当前全球绿色监管趋势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深刻洞察。报告详细探讨了企业在碳核算、碳定价、全生命周期评估(LCA)、循环经济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企业构建全面的碳管理体系、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西门子也正在携手信通院等生态伙伴,基于西碳迹——SiGREEN平台底座及碳足迹生态解决方案,构建可信的碳数据计算和交换基石,帮助中国企业加速“绿色出海”。
可持续发展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面对未来挑战的关键。西门子携手巴斯夫联合发布了电气安全新品SIRIUS 3RV2,其外壳和功能部件均由生物质平衡塑料制成,大幅降低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当量排放。这款产品也是西门子最新推出的持有EcoTech声明的产品。EcoTech从可持续材料、优化使用、价值回收与循环利用三个维度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性能进行评估与信息声明,切实推进信息透明化,使客户能够作出明智决策,并推动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
展会期间,西门子进一步拓展合作生态,与近30家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食品饮料、制药、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西门子与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条件,在节能减碳、智能制造及工业数字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西门子还与朴烯晶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高端聚烯烃材料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方面深入合作。在AI应用方面,西门子与魁伯恩机械(重庆)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探索工业AI在矿石破碎机上的应用,共同打造智能矿山项目。为助力广大中小企业绿色出海,西门子还与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黑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城市产业发展集团携手,将在绿色供应链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邻里社交应用Nextdoor推出重新设计版本,新增本地新闻、实时警报和名为"Faves"的AI功能,用于发现本地商户和地点。该应用与3500家本地出版商合作提供新闻内容,通过Samdesk和Weather.com提供天气、交通、停电等实时警报。Faves功能利用15年邻里对话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提供本地化AI推荐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最佳餐厅、徒步地点等本地信息。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英国生物银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身成像项目,收集了10万名志愿者的超过10亿次扫描数据,用于研究人体衰老和疾病过程。该项目历时11年,每次扫描耗时5小时,投资6200万英镑。目前已有8万人的成像数据供全球研究人员使用,剩余数据将于年底前发布。项目已开发出能预测38种常见疾病的AI工具,并在心脏病、痴呆症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突破。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