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正在为经典写字板应用测试 AI 驱动的摘要功能。在最新推送给 Windows Insider Canary 和 Dev 通道用户的更新中,用户只需要高亮选中一段文本,点击右键,然后选择"摘要"选项,就能生成文本摘要。
写字板会自动生成文本摘要,并提供调整摘要长度的选项。用户还可以通过选中文本后使用 Ctrl + M 快捷键,或者从 Copilot 菜单中选择"摘要"功能来实现相同效果。
与 Windows 11 中的其他 AI 功能一样,使用写字板的 AI 摘要功能需要登录 Microsoft 账号。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设置菜单完全禁用 AI 功能。值得一提的是,Microsoft 去年就开始在写字板中测试 AI 驱动的重写工具。
除了 AI 摘要功能外,Microsoft 还在测试写字板查看最近关闭文件的功能。同时,截图工具也将引入一个名为"绘制并保持"的新功能。
在使用截图工具标注时,只需在绘制线条、箭头、矩形或椭圆时稍微按住光标,应用就会自动将线条调整为规则形状。随后,用户可以调整大小、移动或修改形状。这个功能与 Apple 提供的类似功能如出一辙。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 Combinator合伙人Ankit Gupta与Anthropic预训练负责人Nick Joseph最近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9月13日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年度提问二: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从企业实践到技术实现、从业务落地到战略决策,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将AI工作流背后的难题和解决路径彻底揭开。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