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对每个人都是很好的机会,而对于甲骨文更是很好的机会。”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承杨说。
过去,医生往往在没有明确病原前,通常会开具广谱抗生素,这也导致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基因对比企业Biofy将庞大的细菌DNA序列向量化后,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医院在采集患者样本并完成DNA测序后,可通过向量相似性检索,迅速确认感染菌种,辅助匹配对应抗生素。过去需5天的检测流程,如今缩短至4小时,AI正在切实改变生命抢救的效率。
好莱坞视频后期制作公司DeweyVision,则通过AI解决了影视制作中另一项高难度任务“场景片段检索”,其将视频流的帧信息原数据存储在开源向量库Qdrant和FAISS,在电影制作中,导演或剪辑师常需在海量片段中,迅速找到与某场景相似的镜头素材,过去费时费力。借助Oracle Database 23ai内置的向量检索能力,极大地缩短了筛选过程。
今天“数据”的概念已远超过去的范畴,“数据库”的概念也已经不同往日。AI让数据的多模融合变得更为重要,这正是甲骨文持续强调融合数据库在AI时代至关重要的原因。
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承杨
别再“另起炉灶”,数据融合才是王道
最近,甲骨文用40余年的数据积淀和坚定的云转型,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2025财年总收入达到574亿美元。
更让人期待的是,预计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体云业务增长率将从2025财年的24%增至2026财年的40%以上;云基础设施OCI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5财年的50%增至2026财年的70%以上。
2019年,甲骨文率先提出融合数据库的理念。虽然当时AI尚未广泛落地,行业对多模数据融合的需求并不强烈,但甲骨文已经预见到这一趋势的重要性。
甲骨文曾对智能体编排的操作流程进行对比,传统开源数据库可能需要20个步骤才能完成,而Oracle融合数据库只需4步。这种简化的不只是流程,更是AI应用落地的速度和复杂度。
吴承杨举了一个做菜的例子,做菜需要肉、菜及各种配料,如果这些材料放在不同的冰箱,烹饪时就需要按量取料编排。但甲骨文就像一个千升大容量冰箱,可容纳所有的食材,可直接取用,无需助理协助。
你不用纠结要用什么数据库解决什么问题,Oracle融合数据库的价值就是让数据应用、展现、分析更加简单。
“很多企业在落实AI项目时会将现有数据抽取到外部另起炉灶,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因为AI应该融入整个系统架构,而不是作为独立项目。”吴承杨说道。难以融入的愿意在于架构过于复杂,这也是很多AI项目投入巨大,但效果甚微的原因。
因此,AI时代甲骨文的价值凸显,不仅源于在数据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更因为集成于一体的理念。无论是图数据、空间数据、结构化数据、MongoDB、非结构化数据,都能在Oracle数据库中统一管理与调用。
甲骨文的核心理念是让AI变得更简单、更安全、更可靠。为此,甲骨文正在以“建筑材料”打造“样板房”,通过真实案例帮助用户直观理解技术的实际落地效果。
与此同时,甲骨文正致力于构建一个以AI为核心的企业级数据平台,不仅提供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还将分享归因分析的方法论和数据处理逻辑,甚至把“样板房”中的实践经验开放给合作伙伴。
想要跟上AI,数据库不能只看稳
很多企业会认为数据库稳定了最好就不要动,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升级,数据库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也是必然选择。
Oracle数据库支持向下兼容,升级并非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用户的决策。甲骨文中国区技术咨询部高级总监嵇小峰介绍,Oracle 23ai推出已有两年多时间,非常稳定,全球及中国已有许多客户采用,数据库升级有成熟简单的方法,并且经过了大量验证。
甲骨文中国区技术咨询部高级总监嵇小峰
甲骨文的AI解决方案已在多个业务场景中得到有效验证。制造行业良率追溯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生产数据、质量手册、维修记录和设备参数分散在不同系统与格式中;传统分析手段难以发现深层跨维度关联;发现良率异常,从定位到原因溯源,往往耗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并且严重依赖专家经验。企业结合Oracle数据库内置AI算法,不仅提升结果准确率,也显著加快应用部署速度。同时,图关系保证了追湖的路径更加聚焦和高效,融合数据检索进一步提升结果准确性。
制造业在日常运营中,财务数据查询和分析一直备受挑战,数据和指标分散在多个系统和报表中,查找困难;复杂报表查询高度依赖开发人员介入,周期长、灵活性低;生成的图表难以清晰传达价值,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常规NL2SQL准确率低目响应慢。基于OGG的Data Fabric能力,可以轻松打通多源、异构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集成环境。借助自然语言查询功能,用户无需专业开发技能,也能直接查询和分析财务数据,显著降低数据使用门槛,提升决策效率。同时支持移动端访问,让“随时随地便捷问数”成为可能。
嵇小峰提到,基于Oracle融合数据库的自然语言查询的当前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且会随着使用不断提升,而且90%只是自然语言查询的基础入门水平。
同时,Oracle Database 23ai与MCP Server的协同架构能够构建数据智能交互的标准化引擎,企业只需Oracle一套库,一份数据,一条SQL。
归根结底,智能源于融合,数据价值才不会停在昨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ench是知名投资机构红杉中国推出一款全新的AI基准测试工具,旨在真实地反映AI的客观能力,其在评估和推动AI系统提升能力上限与技术边界的同时,会重点量化AI系统在真实场景的效用价值,并采用长青评估的机制,去捕捉AI产品的关键突破。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Atlassian总裁Anu Bharadwaj在Transform 2025大会上分享了公司AI智能体规模化的实践经验。她强调,成功部署AI智能体需要营造实验文化,而非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Atlassian通过Rovo Studio平台为各团队提供了构建定制化智能体的环境,创造心理安全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大胆尝试和迭代。公司客户通过该平台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筑行业客户将路线图创建时间缩短75%。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