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抖音发布《关于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的公告》,进一步规范平台上的AI内容创作与传播。
《公告》显示,结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抖音已上线两项核心功能:一是AI内容标识功能,协助创作者为AI内容添加提示标识,方便用户区分辨别;二是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可识别并写入AI内容的元数据信息,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抖音此次发布的《公告》介绍,在抖音注册的账号若制作、发布AI内容,需使用平台提供的标识功能主动添加显式标识。
对创作者而言,发布AI内容时,可于作品发布界面,选择 “高级设置→发文助手自主声明→内容由AI生成”,对作品主动声明打标。完成标识后,作品页面将展示创作者的声明信息,提醒用户该内容属于AI内容。
若创作者未主动添加标识,抖音将辅助添加标识说明。一方面,平台会运用技术手段检测疑似使用AIGC技术生成的内容,并为其添加 “疑似使用了AI生成技术,请谨慎甄别” 的标识。另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AIGC技术服务提供者在生成AI内容时,需在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当创作者在抖音发布此类内容时,如抖音核验出内容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信息,将在作品页面添加“作品含 AI 生成内容”的标识。
此外,对于在抖音发布的所有AI内容,抖音还将同步为其添加或更新隐式标识,该标识包含内容传播要素等关键信息,进一步完善AI内容的全链路管理。《公告》显示,上述标识规则已于2025年9月1日试行并生效。抖音方面表示,将根据法律法规更新、AIGC技术发展及实际治理情况,持续优化治理措施并更新规则。
近年来,AIGC技术快速发展,为内容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衍生出了虚假不实、仿冒侵权、低质内容等问题。抖音持续规范相关内容的创作与传播。2023年,抖音已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倡导创作者应对AI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同时,平台多次开展针对不当使用AI生成内容的专项治理,打击涉及虚假、侵权、仿冒等违规行为。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鼓励创作者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运用AIGC技术更好地表达个人观点和创作内容。抖音希望与用户共同营造丰富多元、真实表达、积极健康的社区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