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业升级遇上数字化服务,传统设备如何“焕新”?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现场,施耐德电气给出了答案: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
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核心组成部分,服贸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国际性综合平台,为企业展示创新成果、拓展生态合作提供重要窗口,也展现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承诺。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国产业呈现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的四个趋势。面对产业变革及大规模设备更新需求,服务业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在施耐德电气看来,生产性服务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的核心纽带,正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不断重塑产业生态,为企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在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齐增长、效率与质量要求共提升的背景下,新质服务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其具备三大特征:新动能:通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性生产要素激活服务新动能;新生态:依托合作伙伴生态圈,实现多维度覆盖和协同赋能;新范式: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经济与社会价值协同发展的服务新模式。
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不断深化“中国中心”战略,将服务业务融入公司战略,并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服务业务中国中心的引领下,施耐德电气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生态协同为支撑,推动服务业深度融合各行各业的“新质服务体系”,可为客户提供涵盖EcoConsult咨询服务、EcoCare运维服务、EcoFit适配改造服务在内的专业服务,全面覆盖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到升级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
创新驱动:激活服务新动能
在创新驱动方面,施耐德电气不断加大本地化研发投入,以技术革新和专业人才激活服务“新动能”,并推动着服务业务中国中心的不断壮大。继2024年服务业务中国中心正式成立,今年5月,施耐德电气在北京成立了聚焦工业自动化领域的EcoFit工业自动化适配改造中心,9月在上海设立了针对低压配电元器件适配改造的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形成了面向工业自动化和中低压配电的强大服务创新引擎。
加大本土研发创新投入的同时,施耐德电气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出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了EcoConsult全维配电咨询服务全面升级,EcoCare运维服务上新和EcoFit适配改造服务的全面覆盖。
在咨询服务方面,EcoConsult全维配电咨询服务全面升级涵盖了ETAP电气数字孪生平台与咨询服务深度融合、EcoConsult咨询服务行业版和PQA电能质量审计服务-Essential意选版。其中,ETAP电气数字孪生平台与咨询服务深度融合,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配电咨询方案,分阶段逐级融入ETAP方案,解决企业转型过程中配电方面的痛点,提升咨询方案附加值;EcoConsult咨询服务行业版,面向建筑、生命科学、医院、水行业和数据中心等行业特殊需求,对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深度体检与可靠性分析,并提供优化建议,在实现预防性保电的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PQA电能质量审计服务-Essential意选版,通过对电能质量进行现场快速评估并提供针对性建议,快速识别电能质量问题,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在运维服务方面,施耐德电气全新推出了ATV Predict传动系统预测性维护平台,在变频器内置强大AI算法,无需新增软硬件即可对变频及泵负载的潜在故障进行预测,帮助用户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
在适配改造方面,针对大规模设备升级改造需求,施耐德电气创新升级了EcoFit中低压配电元器件快换服务,通过预制标准转接套件和即插即用方案,可全面满足主母线不停电等多样化客户需求,有效延长配电柜使用寿命,大幅提升改造效率。
生态协同:共创多维新生态
在生态协同方面,施耐德电气坚信产业发展需要构建开放协同、价值共生的“新生态”。依托全国400多家服务合作伙伴,施耐德电气能够精准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通过敏捷响应和专业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本届服贸会,施耐德电气携手到场的八家服务合作伙伴发布《新质服务行业生态联合宣言》,宣言旨在深化联合创新、场景挖掘、规模化应用及专业服务合作,以生态合力赋能各行业客户。
八家服务合作伙伴分别为北京格瑞吉电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明博致远科技有限公司、弗尤特(重庆)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奇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志全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创岳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清泽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
未来,施耐德电气将在《新质服务行业生态联合宣言》的基础上,联合更多合作伙伴,为重点行业提供专家级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与循环经济机遇,推进利旧焕新、智改数转及节能降碳进程。生态协同让新质服务成为跨行业、高覆盖的可持续发展网络。
行业赋能:打造服务+产业新范式
在行业赋能方面,在创新驱动和生态协同的支撑下,施耐德电气将专业服务深度融入各行业,构建“服务+产业”的新范式。
在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与多家行业客户签署合作协议,持续拓宽服务领域,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施耐德电气与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围绕企业能效管理及数字化转型深化合作,并就生产管理系统升级与质量检验设备研发创新达成协议。同时,施耐德电气还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四年维保协议以及商城采购框架协议,持续深化合作。
施耐德电气还联合21世纪经济研究院/能源策工作室启动《领航未来·新质服务标杆案例集》,案例集聚焦电子、公商建、石油化工、大健康、冶金、教育、数据中心和交通等行业,分享从咨询到落地的全流程实践案例,为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转型方案。
结语
“单靠产业自身创新已难以满足高标准要求。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企业能够从单一产品提供商向‘产品+服务’、‘制造融服务’转型,以更好适配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21世纪经济报道特邀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说。
服务正成为各行业价值爆发点。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古月同样认为,创新促服务,产业融服务,生态共服务,才能抓住转型机遇,实现可持续增长。
通过创新技术、生态协作与行业落地,施耐德电气的新质服务体系不仅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也为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路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