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来临,产业智能化升级与转型正迈进新的加速阶段。积淀的AI技术如何下沉到行业,如何构建良好的智能发展生态,如何在更深刻的层面影响大众生活,成为了当前关键问题。
在过去十几年的AI浪潮中,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突破,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潜力。如今随着AI技术突破的放缓,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突破应用金融、医疗、汽车、手机等各个领域,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
此外,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还需要人才。技术人才的能力和视野,直接决定了智能化转型的深度和高度。
为了推动AI技术的应用创新,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打造人工智能的人才交流平台与产业生态圈。首届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已于今年年初开赛。
此届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办,杭州市未来科技城管委会、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清华-OPPO未来终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力求打造具有“高层次、高价值、高奖励”三高特性的人工智能标志赛事,为菁英人才提供一个打破国界与领域限制的竞技舞台。
在赛题设置上,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大赛设置医学影像报告异常检测、PANDA大场景多对象检测跟踪、小布助手对话短文本语义匹配三大赛题,邀请全球AI人才共同突破赛题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推进下一代人工智能前瞻性研究发展。
此外,大赛设置150万元的高额奖金池,即日起至4月7日面向全球开放线上征召,不论你是高校在校生(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生、研究生),或是科研机构学者、企业技术开发者,不限年龄和国籍,均可报名角逐。
我们接下来就说下这场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AI技术创新大赛为何值得参赛。
首先,该大赛三大赛题在设置上,既包含计算机视觉与NLP两大热点AI技术,又兼顾了算法突破与行业应用。
对于影像科的医生来说,观察医学影像并得出患者状况是一项的常见任务,这些观察结果可供临床医生得出诊断意见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随着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发展和落地,「医学影像+AI」这一领域被寄予厚望。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仅能在一定意义上减轻医生的日常工作量,也能够协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
因此本次大赛赛题一的任务要求参赛队伍根据医生对CT的影像描述文本数据,判断身体若干目标区域是否有异常以及异常的类型。初赛阶段仅需判断各区域是否有异常;复赛阶段除了判断有异常的区域外,还需判断异常的类型。
赛题二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大场景多对象检测跟踪,赛题包含大场景多目标检测、追踪等视觉任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大场景多对象复杂关系上研究的发展。
赛题三聚焦NLP技术落地应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在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的今天,「语音助手」俨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最熟悉、最亲近的家庭成员之一。意图识别是这类对话系统中的一个核心任务,而对话短文本语义匹配是意图识别的主流算法方案之一。本赛题以OPPO「小布助手」为基础,要求参赛队伍根据脱敏后的短文本query-pair预测它们是否属于同一语义。
与此同时,本次大赛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竞赛平台——阿里云天池平台提供平台和算力的支撑,助力AI人才的培养,丰富技术创新生态的建设。
除了考究的赛题设置,豪华的嘉宾评委阵容与高额奖金也是不得不参赛的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等将为大赛提供最为专业的指导,为全球参赛选手们提供质量最高的同台竞技平台。

图:部分嘉宾评委
为方便更多技术人才参与,并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即日起至4月7日都可报名及组队。大赛在流程设计上分为初赛、复赛、总决赛三个赛程,层层把关,确保更公平、更严格的评选出优质项目。
在奖金方面,每个赛道奖金池总额分别为50万人民币,大赛总奖金池高达150万。此外,在每个赛道的初赛阶段,大赛设立周周星奖励。从初赛第三周开始,以每周一中午12点的排行榜为准,取前两名参赛队伍发放周周星特别礼物。

除了参赛,「吃瓜选手们」也可通过另一种方式参与该盛事。
在大赛进行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为扩大大赛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交流,特发起「AI青年说」系列活动,邀请知名青年学者,面向人工智能与前沿科技从业者与泛科技人群,探讨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中的热点话题,欢迎大家积极关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