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的艰辛、繁杂的结算流程,让百姓在遭受病痛之余,还饱受奔波之苦。但在重庆,伴随2021年7月30日医保信息平台的全面云化上线,这一局面得到了缓解。
重庆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是医保信息化建设全国一盘棋的重要部分,重庆医保云的上线标志着重庆医保线上业务和医保数据实现了与全国医保信息的打通。以紫光云作为承载平台,并依托新华三集团成熟的产品和全面的技术保障,重庆医保云得以顺利上线,为重庆当地的海量医保信息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参保市民能够在看病过程中体验到更便捷的途径,享受到医保上云所带来的便利。
云上基石 守护3200万市民托付
健全的医保制度与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而医保平台建设也事关每一个市民的福祉。重庆医保的全面上云,让市民充分享受到了更方便、快捷的医疗结算体验,其背后离不开紫光云对医保转型需求的洞察与实践积累。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新华三集团凭借先进技术,依托自身稳定可靠的云化基础设施、成熟高性能的数据库产品及绿洲大数据平台,通过开源的技术路线,交付出充分匹配重庆医保需求的上云方案。
重庆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交付,让平台对医保订单的处理效率也得到了直线提升。如今,平台已承载了全市3260万市民的医保需求,日均结算量达到70万笔,可顺利承担2.6亿元医保金支出并覆盖超过3万家定点医院、药店的结算业务。预计未来,平台所承载的日均结算量将达到75万笔,高峰时将达到100万笔。
200倍业务增量 业务难题如何应对
在重庆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之前,新华三集团深度参与了全国多地医保平台的试点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医保云项目落地经验。在重庆医保平台建设过程中,紫光云先后保障了5月30日区县上线、7月30日全市上线等多个重要节点。
与以往不同的是,从5月30日区县上线到7月30日全市上线,平台的业务增量接近200倍,增量之大,在此前新华三集团所参与的一系列医保云建设过程中是不曾遇到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华三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多次足量的压力测试,使平台所能够承载的最大业务量达到400万笔,实现了对业务增量的完全覆盖,确保了全市各网点医保数据接入后平台的业务承载能力。在业务全量切换后的首个结算高峰日,重庆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稳定承接了当天接近70万笔医保需求,从运维层面有效保证了各医保网点日常结算的进行,为市民享受医保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上线阶段,新华三集团也针对平台上线的两个重要时间点进行了周密部署。5月30日区县上线和7月30日全市期间,新华三集结了超过50人的服务团队在现场进行7×24小时上线保障,并做到了对业务风险点的全面排查和预防,保障了平台的稳定运行与成功交付。
作为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的又一业务里程碑,重庆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上线充分验证了自身服务理念的可持续性和对业务需求的深刻洞察。截至目前,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已经承接了包含重庆在内的全国11个省/市级医保云平台、数据库建设,并参与了全国所有省份的医保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建设。未来,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将继续依托紫鸾平台的云基础管理运营能力,以绿洲平台推动数据运营、应用开发、融合集成,为全国医保平台建设提供可靠、专业、贴心的技术支撑,不断增强医保治理能力,提高医疗保障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速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