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兴通讯在北京举办“智算筑路数字经济”服务器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基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Sapphire Rapids)的G5系列服务器新品。
此次,中兴通讯发布的服务器新品共计5款,包括R5200 G5高密度服务器、R5300 G5全场景通用服务器、R5500 G5海量存储服务器、R6500 G5异构算力服务器和R8500 G5高性能服务器。G5系列服务器新品支持液冷散热,具备高密度算力、灵活扩展、异构算力、海量存储、稳定可靠等特性,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算力支撑。
图一,中兴通讯服务器新品发布会
极致性能,提供强大算力
中兴通讯G5系列服务器新品,采用最新的英特尔®至强®第四代可扩展处理器,内置加速引擎,有效提升应用性能,双路最大支持120核,提供强大算力支持;高内存带宽设计,提供32条DDR5内存插槽,速率最高可达4800MT/s,带宽性能提升50%,支持英特尔® 傲腾™ 持久内存 300 系列 (Crow Pass);全新PCIe 5.0,IO带宽提升150%,提供强大的硬件加速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R6500 G5异构算力服务器内置10~20个异构计算智能加速引擎,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调度各种不同的异构算力资源,实现算力的最佳组合,如CPU+GPU、CPU+GPU+DPU,满足AI/超算等多样性算力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G5系列服务器新品具备灵活扩展能力,以R5300 G5为例,最大提供41个2.5”盘位或20个3.5”盘位+4个2.5”盘位,提供高速I/O接口,基于硬件模块化和软件平台化设计,通过按需配置,匹配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此外,R5300 G5定制化场景服务器,可针对客户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定制化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
稳定可靠,高标准产品品质
中兴通讯从2005年开始研发服务器及存储产品,以做质量最好的产品为经营理念,以高标准贯穿产品设计/生产、测试、售后服务全流程,产品出厂前经过10000+严苛测试项,所有设备均经过24小时高温老化测试,确保产品稳定可靠。
此次,中兴通讯最新发布的G5系列服务器新品,在散热设计、电源模块、主板布局等方面进行多重优化,电源模块支持1+1冗余, 风扇支持N+1冗余,提高系统可靠性,关键部件硬盘、电源等支持热插拔。高性能铜质热管散热器,热阻降低15%,实测CPU温度降低5℃,满足EagleStream全系最高350W的CPU散热需求。此外,G5系列服务器新品支持液冷散热技术,采用冷板式液冷散热,可实现数据中心PUE降至1.1,冷板&管路高可靠连接,全管路智能监控,漏液秒级告警,实现绿色低碳的同时,确保产品可靠性。
图二,中兴通讯副总裁发布新品
快速增长,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在发布会上,中兴通讯副总裁、服务器及存储产品线总经理郭树波介绍,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算力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产品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已广泛应用于全球40+国家和地区,全面覆盖通信、互联网、金融、电力、政务、交通等行业,是近三年来中国增长最快的服务器厂商。
在通信行业,中兴通讯服务器发货量排名第一,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主流供应商;在互联网行业,中兴通讯服务器存储已规模应用于头部互联网企业;在金融行业,全面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以及保险、证券等领域;此外,在政务、交通、电力等行业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兴通讯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完备的综合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得到行业众多大型客户认可。
作为“数字经济筑路者”,中兴通讯坚持自主研发高品质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可靠算力基础设施,随着本次G5系列服务器新品正式发布,中兴通讯将携手合作伙伴,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打造更加坚实可靠的算力底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