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宣布在新加坡毛广岛炼油厂开展为期四年的试点项目,探索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场景。该系统将于2024年全面落地,预计将提高生产率、增强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此之前,壳牌已经尝试过多种与数字孪生配套运作的数字化技术,包括3D打印等。
数字孪生赋能工厂
数字孪生技术能够为该处炼油厂及其所有流程建立完整的虚拟副本,并通过3D模型提供可视化辅助。它将允许操作人员远程控制现场的每个物理元素,现场系统也能以自动方式动态响应条件变化。
壳牌表示,他们计划最终通过AR和VR虚拟方式向工程师们提供关于工厂运作的所有信息。随着时间推移,也许未来的工程师们将不必亲临现场——或者只在必要时偶尔前往。到2025年,预计只需一台平板电脑即可指挥毛广岛炼油厂的所有实地操作。
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执行副主席Damin Chan表示,“我们对壳牌在新加坡试点数字孪生方案这一大胆举措感到振奋,他们为能源和化工行业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树立了强有力的标杆,切实推动技术迈向工业4.0新标准。”
亚太地区的石化中心
毛广岛是亚太地区的专属能源中心,日处理能力高达50万桶。
该地在应用无人机、3D打印和AR等先进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仅壳牌一家就在这里拥有59年历史的工厂中驻扎有1300名员工,同时也是首家在新加坡设立炼油厂的企业。
当然,新技术的引入也激起人们对于自动化取代现有岗位的担忧,但壳牌表示“目前还没有在数字孪生落地后调整人力需求的计划。”
壳牌新加坡/菲律宾制造副总裁兼毛广岛炼油基地总经理Hugues Bourgogne补充道,“我们致力于将人力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让我们位于毛广岛和裕廊岛的工厂具备全球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运营方式转型。”
紧跟数字时代步伐
过去一年,壳牌为其140名员工组织了各种黑客马拉松和数字训练营活动,希望提高劳动力队伍的现场数字技术能力。在接下来两年中,包括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内,壳牌毛广岛炼油基地的全体员工都将接受培训以学习如何操作数字孪生技术。自2021年起,该公司计划每年投入超6000个小时的员工培训以推动数字孪生转型。
预见到数字孪生的巨大潜力,工业制造巨头西门子此前也应用过这项技术。
去年,该公司推出了Sinumerik ONE,一款数字原生CNC控制器,其软件能够同步创建数字孪生杠。该控制器将帮助机械制造商为所开发的机器及生产流程建立全面的虚拟副本。
在国防领域,美国陆军最近与威奇托州立大学合作,为UH-60L黑鹰直升机创建了虚拟3D模型。通过完整拆卸的直升机机身和组件,研究人员得以单独对每个结构部件进行3D扫描,从而建立起数字孪生模型。
在目录整编完成之后,陆军希望能够以3D打印方式制造其中某些难以采购的小众部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DC数据显示,Arm架构服务器出货量预计2025年将增长70%,但仅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1.1%,远低于Arm公司年底达到50%市场份额的目标。大规模机架配置系统如英伟达DGX GB200 NVL72等AI处理设备推动了Arm服务器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达到创纪录的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1%。IDC将全年预测上调至3660亿美元,增长44.6%。配备GPU的AI服务器预计增长46.7%,占市场价值近半。
斯坦福与哈佛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层次贝叶斯框架",首次从理性分析角度解释了AI学习策略转换机制。研究发现AI会在"记忆型"和"理解型"两种策略间理性选择,转换规律遵循损失-复杂度权衡原理。该理论框架仅用三个参数就能准确预测AI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表现,为AI系统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AI正在重塑创业公司的构建方式,这是自云计算出现以来最重大的变革。January Ventures联合创始人Jennifer Neundorfer将在TechCrunch All Stage活动中分享AI时代的新规则,涵盖从创意验证、产品开发到团队架构和市场策略的各个方面。作为专注于B2B早期投资的风投合伙人,她将为各阶段创业者提供关键洞察。
这项研究汇集了来自斯坦福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隆德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多所世界顶尖学府的11位医学专家,共同构建了医学AI领域的首个多模态情境学习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