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本周表示,已有十多家机器人制造商采用英伟达的数字孪生平台复制实体工厂,并在实时3D图形协作平台中进行重建。
这项技术为未来奠定了基础,智能工厂可以让企业更高效地制造机器人和其他设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表示,“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了,所有移动的东西有朝一日都会是自主的,我们正在努力推进英伟达机器人相关产品,加速实现生成式实体人工智能。”
英伟达工作流平台将英伟达Metropolis视觉人工智能、英伟达Omniverse仿真渲染和模拟以及英伟达Isaac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发和部署结合在了一起。
英伟达表示,比亚迪电子、西门子、Teradyne Robotics和Intrinsic(Alphabet 旗下的公司)等全球十多家机器人制造商正在将Isaac机器人平台、Omniverse和人工智能模型整合到自己的框架和机器人模型中。
英伟达的五款软件产品旨在创建用于模拟和测试的虚拟工厂。
英伟达表示,最终目标是使仓库和配送中心变得高效且对于人类“同事”来说更加安全,并可以充当人类的智能助手去完成重复性或超精确的任务。
例如,Isaac机械手(Isaac机器人平台的一部分)可以感知、理解工厂环境并与之互动,还可以创建虚拟机械臂,然后对虚拟机械臂进行研究和测试,创建出更好的实体机器人。
英伟达的机器人技术包括Omniverse和GR00T项目。
GR00T是一个GPU加速模拟平台,可创建在英伟达全新Blackwell SoC架构上运行的仿人人工智能基础模型。Omniverse平台可以为开发人员提供相关模块、API和微服务,可以为现有机器人工厂创建精确的实体世界规模仿真。
用户申请早期使用计划或购买SDK后,可以将3D仿真应用程序放在英伟达Omniverse平台上运行。
富士康正在使用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和一些合作伙伴的工具,通过软件构建其数字孪生系统。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我们的数字孪生将引导我们将自动化和工业效率提升到新的水平,进而节省时间、成本和能源。”
富士康在全球拥有 170 多家工厂。富士康官方表示,旗下新的“虚拟工厂”可以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该虚拟工厂是富士康位于墨西哥电子工业中心瓜达拉哈拉的一家新工厂的数字孪生,富士康的工程师可以通过该数字孪生系统以虚拟的形式定义流程和培训机器人,从而使实体工厂以更高的效率运行。
英伟达产品营销总监Madison Huang在博客中表示,“为了设计出最佳的装配线,工厂工程师需要为几十个机械臂找出最佳位置,每个机械臂都重达几百磅。为了准确地监控整个流程,他们在一个矩阵里放了几千个传感器,包括许多联网摄像头,这个矩阵可以向工厂操作员展示所有正确的细节。”
例如,机械臂可以学习如何去拿起英伟达Blackwell服务器并将其放置在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上。这些机械臂可以利用 Isaac 机械手的功能找到产品的检测路径,即便路径被物体挡住。
Madison Huang表示,“全球约有1000万家工厂,价值46万亿美元的制造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兼具的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全球首个科学推理大模型SciReasoner,该模型在2060亿科学数据上训练,支持103个科学任务,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逻辑推理并展示思考过程。它实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整合,在分子设计、性质预测、文献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AI助手工具。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HINE方法,这是一种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合成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巧妙引导现有AI模型的潜能,能够在复杂光影条件下完美合成图像,包括准确的阴影生成和水面倒影效果。研究团队还创建了ComplexCompo基准测试集,验证了SHINE在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卓越性能,为图像编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