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2个月,AI发展的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但我们依然还处于AGI变革的早期。”在上周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如是说,他认为“生成式AI是通过给生产力供给增加智能,从而为世界创造更大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创造,可能是移动互联网连接价值的十倍、几十倍。”
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
生成式AI的出现使全球范围内迸发了“积极拥抱AI”的浪潮。但并不是所有的大模型应用都可以产生商业价值。生成式AI对于SaaS行业来说,究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还是一次可能颠覆的挑战?会迎来怎样的业务爆发式增长,还是有被新技术逐渐取代的风险?这都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正如《创新的起源》里的描述:蒸汽机在发明后的几十年里主要用于贵族花园的压水,直到应用到纺织、机车、轮船等领域时才释放出了巨大的价值。
AI也将是同样的路径,AI对于SaaS行业也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Gartner 2024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显示,生成式AI正处于期望膨胀期,企业的关注重点正从基础模型转向可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用例。从技术到应用,只有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大模型才能真正的创造价值。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SaaS赛道的“AI时代的企业SaaS论坛”,与广大的SaaS企业分享和探讨:SaaS企业做为重要且独特的群体,如何找到合适的业务场景,把AI的能力融合到产品和业务流程中去,变成SaaS产品的一部分,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创新。
下一代SaaS企业如何决胜AI时代
AI为SaaS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诸多挑战。AI到底是SaaS杀手还是SaaS的救世主?
在本次论坛上,拥有超过10年投资中国企业软件经验的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女士认为,AI既不是SaaS的杀手也不是救世主,它为SaaS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可以帮助现有SaaS公司更好地服务客户,但这要经历一个过程:因为AI要从SaaS的角度重新定义业务服务流程。
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
单点效率型、不嵌入工作流且与大模型能力重叠较高的应用可能会被云厂商取代,但深度嵌入客户场景和工作流的SaaS×AI的解决方案,能够通过沉淀高价值行业数据、深入客户经营场景、增强现有功能、提供更智能的服务,帮助企业决策和行动。AI×SaaS则是另一种模式,能完全基于AI云原生技术,直接交付结果而非工具,它能迅速切入服务和运营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AI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但真正的价值在于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蒸汽机到计算机再到互联网,每个技术周期都推动了管理和业务创新,并解锁了新的需求。海外很多领域例如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的SaaS应用需求都在快速提升,市场对生成式AI的商业潜力有更高的预期,但目前仍处于期望膨胀期。只有通过不断的应用落地和市场验证,才能真正实现AI与SaaS的共赢发展。
中国市场目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包括算力限制、合规压力以及企业的付费意愿和数据安全性的差异。中国市场面临“四化合一”的叠浪效应(信息化、云化、移动化、人工智能化),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SaaS企业想要成功,要聚焦特定战场和客户,避免大而全的产品构想,从小市场开始逐步扩展,通过最小可行产品(MVP)进行市场验证,创造可量化的价值。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与大模型、云服务商共同探索技术创新,形成合作共赢。
“SaaS×AI”的三要素和三阶段
在大模型技术问世后,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阿里云一直基于自身的云计算和大模型技术,与企业SaaS伙伴在技术和业务层面进行深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也摸索总结出了SaaS企业使用大模型技术的三要素和三阶段。
在本次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公共云华北大区总经理高飞总结了SaaS企业在使用大模型技术时,要考虑的三要素:基础模型能力、Agent工具链、推理计算能力。
第一,基础模型的选择:不仅要选择参数能力适合SaaS企业的大模型,更要考虑文本生成、指令遵循、代码生成、流程编排等工程化能力;
第二,Agent工具链:选择模型的同时,也要考虑工具化能力,丰富的工具链可以大幅帮助SaaS企业提升开发效率,如Prompt Engineering、SFT、 CPT、Memory等;
第三,推理计算能力:在模型的能力和工具链的丰富度之外,还要考虑推理计算能力,特别是推理平台的分时弹性扩展,弹性调度,全球算力能力的布局以及推理就近接入,进而实现丰富的模型生态供给能力。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公共云华北大区总经理高飞
阿里云智能集团大模型与AI计算解决方案总经理张天劼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与众多企业SaaS公司合作推进SaaS产品升级的过程中看到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产品,再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过程中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互升级:AI超级助手成为企业IT的核心交互界面;
第二阶段,流程再造:不仅是业务流程优化,而是通过AI重新设计和重构企业服务的流程;
第三阶段,数字员工:未来的SaaS产品将以“数字员工”来展现,AI将成为企业生产力的最终形态。
今天所说的企业SaaS终局是数字员工,这是因为AI在成为生产力,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个月前,阿里云就正式发布了AI001号员工:通义灵码,一款智能编码助手工具。阿里云之所以给灵码颁发工牌,是因为今天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也包括灵码服务的诸多客户当中,灵码的整个代码采用率超过了30%,也就是说,整个阿里集团程序员当中有30%的代码并不是由人写的而是由灵码生成的,程序员只需把这些代码复制粘贴进来,所以我们坚定的认为这个工具就是我们生产力的一部分。
阿里云智能集团大模型与AI计算解决方案总经理张天劼
今天在代码领域只是整个生产力发展的开端,未来从人、财、物、产、供、销到企业的各种细分领域,随着整个模型的准确度、模型外围工程的成熟度,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数字员工。
打造高水平、客户愿意买单的AI应用现在还有很大的技术挑战,以模型为中心的开发范式正是拥抱这个趋势的关键。面对这样的技术挑战,阿里云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水平的云和AI服务,不断降低技术门槛,并坚守自己的生态定位,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I时代的到来。
在此次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了全面投入升级AI大基建。基础模型也迎来升级,性能媲美GPT-4o,并发布了最强开源模型Qwen2.5系列。通过AI基础设施与基础模型全面升级持续释放技术红利,用更强的技术助力SaaS企业决胜AI时代。
“SaaS×AI” 领航者先行
在“SaaS×AI”的角逐中,一部分 SaaS“领航者”已经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拥抱变革。他们将自身行业能力与大模型技术相结合,用AI技术构建了在业务再造和创新方面的先发优势。本次会议中,阿里云也邀请了部分优秀企业做了实践分享。
在众多的SaaS企业中,北京千里马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在SaaS服务上的企业。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招投标流程,千里马推出了“海马标书”投标文件AI智写平台。他是基于数亿招投标数据、海量优质投标文件与AI技术,集成招标文件深度理解、投标方案智能生成、文档排版、知识库等工具的专业标书生成软件。“通过大模型的引入为自动化标书生成提供了可能。”千里马首席战略官骆永华在会议上谈到,海马标书通过通义千问和阿里云的算力支持,解决了自动化生成高质量投标文件的难题,尤其是在标书生成中的合规性、准确性和效率方面,效果明显。
中交兴路是国内领先的物流科技和服务平台企业,企业基于AI、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构建了商用车车联网平台,以科技赋能物流生态,打造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解决方案,让物流更简单。其提供的中交AI卡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将为商用车主机厂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提问,帮助用户轻松获取所需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中交兴路数据中心总经理陈利玲表示,中交AI卡依托阿里云的PolarDB for AI,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平台支持商用车的数字营销和分析。会上,中交兴路还联合北汽重卡,依托阿里云PolarDB for AI及通义百炼平台联合发布新品“中交AI卡重卡大模型”。
专注于HR SaaS领域的北京希瑞亚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AI技术融入招聘、组织人事、绩效管理等模块。早在2018年,Moka就成立了AI团队,并在2023年推出了AI原生产品Moka Eva,通过集成AI技术提升HR效率和决策质量。借助AI的推理和泛化能力,面试官可以更好地评估候选人,提升招聘效率和质量。Moka合伙人兼CTO刘洪泽介绍道,比如智能纪要功能可以帮助面试官自动记录和总结面试过程中的对话内容,并提供详细的面试评价,解决了面试记录和追踪的痛点。Moka依托阿里云,推动AI技术在HR SaaS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尤其是在成本优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云计算为SaaS开辟新增长曲线
毋庸置疑AI对SaaS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将会持续放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更是企业SaaS发展的重要引擎。
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华北大区解决方案总经理陈立伟在分享中表示“全维度多租户是SaaS的核心竞争力”。今日语境下的“多租户”指的是“全维度多租户的概念”,是在安全性、可用性、性能容量,甚至成本的计量计费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多租户建设方向。
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华北大区解决方案总经理陈立伟
阿里云在算力和数据两个层面上都提拱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算力方面,全链路Serverless架构可以减少运维和成本压力,增强SaaS产品的弹性和性能,尤其是在多租户隔离和快速扩展中具备优势。数据方面,云原生数据库和大数据产品可有效实现处理数据隔离、弹性需求以及敏捷的业务响应,降低DBA的运维复杂度。未来SaaS企业需升级其研发技术栈,将AI技术融入SaaS产品,提升产品能力,支持智能决策和业务优化。
SaaS行业的老大哥,用友集团在AI的应用上也走在前列。2015年用友就开始与阿里云展开合作,基于阿里云数据库及云技术平台,双方通过公有云、私有云和专属云等多种云服务模式,帮助不同类型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用友还通过云原生技术,如Serverless和大数据处理,实现业务的弹性扩展和高效运维。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樊冠军说,有了AI加持,用友BIP更懂人话,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用友YonGPT大模型通过集成通义千问等基座大模型,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的业务运营、自然化的人机交互、智慧化的知识生成以及语义式应用生成,迈向智能运营。同时双方还联合打造行业数据解决方案HTAP技术架构,实现TP(事务处理)和AP(分析处理)的共享存储和实时高效的数据处理,支持企业OLTP业务和数据分析,实现SaaS化数据库集群,完成BIP业务一体化部署。
企迈科技围绕零售企业的海外业务快速落地开展工作,通过连接线上线下渠道,帮助门店实现全链路数字化升级。企迈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技术官刘泉说,如何凸显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快速适配本地文化习惯与政策法规要求,以及交付实施运维等服务的成本管理,是所有出海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海外市场,SaaS产品必须显著优于本地已有的系统,提供更简易和高效的使用体验,企迈科技就帮助了像Jollibee门店替换老旧的POS系统,带来更加轻量和简易的产品体验。阿里云一直秉持着“全球一张网、一朵云、一盘棋。”正为中资SaaS企业出海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出海征程中,企迈科技通过阿里云的支持,无需过多关注底层基础设施,就可以专注于前端数字化经营和数据服务,更好地提供全域和跨国的高效服务。
致力于成为全球客户联络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智齿科技,同样也在大力发展海外业务。智齿科技从4年前开始开展出海业务,当时因为客户提出了需求更多是被动出海,到了3年前也开始主动探索,现在出海已经成为公司的一级战略。智齿科技通过与阿里云的合作,利用其成熟的云基础设施,显著缩短了业务部署时间,并通过弹性扩展和容灾机制应对突发流量,同时提供强大的安全防护和运维工具,使智齿科技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研发。在应用技术与人工智能方面,智齿科技借助阿里云的全球边缘节点,建立了覆盖全球的云呼叫中心,降低网络延迟,提升客户体验,并确保数据合规。AI的应用在客服场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邮件处理、在线聊天和语音交互中,通过AI提升效率,解决邮件分类、垃圾邮件过滤等问题,并降低客服工作量。智齿科技出海国际化咨询总监段鑫龙说道,结合通义千问,智齿科技进一步优化了客服场景中的智能交互和AI Agent能力。
未来阿里云通过全链路Serverless、云原生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以及全球化能力进一步帮助SaaS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拓展新的增长曲线,实现业务成功。
AI赋能SaaS,探索转型新篇章
AI浪潮席卷全球,SaaS企业身处其中,如何将AI技术真正融入业务场景,从“尝鲜”走向“解渴”,成为摆在所有SaaS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高成投资董事总经理郭宇翔先生作为圆桌讨论的主持人,与来自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AI负责人张毅、鸣鸣很忙集团数字化中心总经理兼CIO孙浩、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李炜、北京明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方超、北京艺源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宝臣,对SaaS在AI时代的实践、落地、以及未来展望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AI实践,SaaS企业要勇于拥抱新技术。AIGC 的出现让SaaS企业在提升产品性能、结合用户使用场景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展现出了更多想象空间。SaaS企业充分利用阿里云以及AI大模型的能力,融入企业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营销、数据分析、员工时间管理、商品、库存、门店标准化等方面,甚至在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减排上也有用武之地。
SaaS企业在AI落地中仍面临很多新挑战。如技术选型与需求匹配的挑战、数据质量的挑战、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以及AI带来数据安全、算法歧视、隐私保护等问题。嘉宾一致认为,AI落地除了技术本身,还需要关注用户体验、成本效益、生态合作等多方面因素。企业在选择AI解决方案时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模型和部署方式。同时整个行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AI生态。
“对于新技术人们总是高估其未来两年的影响,却低估了他未来十年的影响。”对于AI的未来发展,SaaS企业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心没有变。与会嘉宾认为,AI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通过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能够更加自然地与AI进行交互,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AI技术将提升SaaS产品的效率和价值,成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利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的设想也成为马丁当前运营路线的指导方针,且高度关注数据、零件和资产管理等议题。
AI科技正被应用于诸多复杂问题,其中自然也包括塑料污染。通过对多位科学家和初创企业创始人的采访,外媒InformationWeek整理了塑料垃圾治理工作中的艰难挑战,同时也了解到各方如何在这场抗争当中运用AI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