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日前宣布,将与专注在临床环境中为医疗机构提供人工智能(AI)工具的初创公司Aidoc合作,共同开发一套新框架以促进并定义医疗行业中的AI应用方式。这一新框架将被命名为“引导式卓越弹性集成与部署蓝图”(BRIDGE),同时辅以指导方针,组织可以使用这些指导方针来确定如何更好地将AI服务集成至临床工作流程当中,最终有效改善病患的诊疗效果。
BRIDGE计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培养一种结构化方法,以从容应对目前存在的大量AI服务、系统和机会。考虑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不少AI解决方案并未考虑到集成、互操作性和一致性等方面的诸多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在市场需求的有力推动之下,许多AI开发人员在学会“走”之前已经开始“跑”,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呈现出产品丰富但却彼此孤立分散的境地。
如今,随着AI行业逐渐站稳脚跟,AI的内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理解,也终于有时间能够以系统性、有组织的方式将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归纳在一处。
近年来,也有其他类似的框架不断涌现。例如今年早些时候,在医疗AI领域投入大量精力的微软就宣布,将扩大其与2024年3月发布的可信与负责任AI网络(TRAIN)项目的合作。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健康AI联盟(CHAI),该联盟得到了微软、亚马逊、谷歌、斯坦福医学院以及麻省总医院等行业巨头的支持。CHAI的愿景是“通过推动对可信、公平且透明的健康AI系统的应用,建立起「指导方针与护栏」,进而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提升。”
而最新公布的BRIDGE框架,显然希望从更加具体的战术角度来扩大这一领域。
Aidoc首席转型官Demetri Giannikopoulos解释称,该公司“认为AI对于医疗保健在总体上是有利的……我们希望鼓励创新者继续从事这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吸引到学术合作伙伴及各个领域的创新者。我们的目标是制定出一套中立的指导方针,以供人们依托于这些方针来部署自己的工作成果……并在部署之后协助其真正扩大规模并提供价值。”
从这份声明来看,英伟达对于医疗AI领域的兴趣正愈发浓厚。毫无疑问,该公司已经间接向领域中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并且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服务设计与交付方面拥有宽广的护城河。例如,英伟达公司的硬件及MONAI平台正凭借AI技术发展为众多组织提供支持。此外,英伟达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正悄悄为医疗保健初创公司投资数千万美元。依托于其在硬件领域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在扩展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专业知识积累,英伟达显然正努力扩大其医疗保健方案与产品组合。BRIDGE框架的出现,将为该公司在医疗行业内扩大影响力提供新的机会。
英伟达医疗保健副总裁兼总经理Kimberly Powell解释称,BRIDGE提供了新的机会以调整AI实施的最佳流程与实践:“像Aidoc这样的公司拥有的关于最后一英里的专业知识有着无上价值,能够真正帮助到从事这一领域的其他参与者……我们英伟达能够为初创公司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引导其掌握技术并与行业内的更多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借此学习并运用最佳实践,帮助他们走好这最后一英里。”
事实上,这项技术的演变和进步确实前所未有。像BRIDGE这样的措施和框架最终将成为组织未来几十年内,在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当中相互学习并共同成长的重要指导方针与前进方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NVIDIA团队开发的SANA-Sprint技术实现了AI图像生成的重大突破,将传统需要20步的生成过程压缩至1步,在H100上仅需0.1秒即可生成1024×1024高清图像,速度比现有最快模型提升10倍以上。该技术通过创新的混合蒸馏策略,在大幅提升速度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质量,并支持实时交互应用,为AI绘画从专业工具向大众应用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初创公司Positron获得5160万美元A轮融资,推出专门针对AI推理的Atlas芯片。该公司声称其芯片在性能功耗比和成本效益方面比英伟达H100高出2-5倍,并已获得Cloudflare等企业客户采用。Positron专注于内存优化设计,无需液体冷却,可直接部署在现有数据中心。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支持16万亿参数模型的下一代Titan平台。
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开发的DiagNote模型通过模仿人类做笔记的习惯,解决了AI在多轮视觉对话中容易"失忆"的问题。该研究构建了专门的MMDiag数据集,设计了双模块协作的AI架构,让机器学会像人类一样通过标记重点区域来保持专注力,为更自然的人机视觉交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