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89周年这个特殊日子,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分享了一条关于广义相对论的朋友圈。当时他正出席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几位院士不禁好奇地问道,你对广义相对论也有所研究?
盖龙佳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时空就像一张床垫,当保龄球置于其上时,床垫会产生变形,进而改变其他物体的运动轨迹。
“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那个保龄球,它正在改变每个人、每个组织,甚至每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轨迹。”在盖龙佳看来,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诉求,而AI最终要服务于实际需求。作为中国IT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东软30年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在数字化时代如此,在智能化时代更是如此。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
"融智"出世,AI落地有了新范式
现在智能化已经成为东软开启新一轮变革和增长的机遇。2024年3月,东软宣布全面开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聚焦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业务领域。
董事长刘积仁博士表示,AI将成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成为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东软将AI技术与解决方案能力全面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和转型。
2024年11月,东软解决方案论坛更是将“智能化时代的解决方案”作为主题,展示了解决方案智能化的阶段性成果,发布医院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医疗数据价值化解决方案、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平台、城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多款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型解决方案。
经过一年时间,东软已构建起完整的AI技术体系与方法论,最新推出的"融智"智能化实施框架正是这一成果的体现。该框架创新性地整合了大语言模型、语音识别、多模态处理、Embedding及视觉理解在内的多种基础AI模型能力。
“构建场景,解决问题是东软的擅长点。”盖龙佳强调,我们采取务实的技术策略,坚持从实际业务场景出发,聚焦解决行业具体痛点,将通用大模型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针对具体业务痛点精准优化。
“融智”智能化实施框架以底层计算框架为基础,通过行业知识与数据增强技术,对主流大模型进行数据增强优化和检索增强生成,打造出赋能体构建平台。赋能体构建平台围绕知识推理、文本生成、对话交互与图像生成四大方向展开技术创新,支持多种计算任务的开发、部署和管理,能够满足行业客户从云端到本地部署的多样化需求。
在此基础上,东软构建出的行业赋能体集成智能体、算法服务、知识服务,中间件等关键组件,助力医疗、医保、公共卫生、社保、就业、养老、公用服务、汽车、通讯、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添翼"展翅,医疗健康赋能体率先长出
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先行者,东软已构建起“医疗数字化、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康养服务、金融保险、医工人才”六位一体全产业生态系统。
依托的"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结合数十家标杆医院的智能化实践,3月17日,东软推出"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发挥公司在医疗领域的专业积淀和数据优势,开创了医疗健康服智能化转型的新模式。
"添翼"包含患者服务、医事服务、病历服务、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重症医学、医学科研、卫健8个医疗行业赋能体。同时,面向新用户群的场景不断扩展,东软"添翼"新覆盖智能医事病史检索、智能医事办公助手、智能影像辅助评估、智能检验ISO15189问答、智能检验科室文件管理、智能重症查房、智能卫健办公助手、区域病案稽查、区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几十个核心医疗AI应用场景。
何为赋能体,其与智能体有何不同之处?东软提出"赋能体"是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真正的价值在于技术能否在特定场景中创造实际效益。
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李东看到,早期的人工智能应用往往采用外挂模式,将AI技术作为独立产品附加在现有系统之上。而现在更强调原生融合的发展方向,AI不再是一个独立产品,而是作为核心技术能力深度融入整体解决方案。
首批开发的8个赋能体已经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和顶级医疗机构成功落地应用。接下来,东软将重点把这些成熟的赋能体推广到更广阔的平台,包括各级医共体平台、城市医疗集团平台,以及区域医疗中心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这些标准化赋能体可以在各级医疗平台灵活部署和流转,将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到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智能化医疗服务的便利。
与华为翻开“合订本”的下一页
最后再说说与同路人华为的渊源,东软与华为的合作可追溯至2013年,自正式升级为战略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在医疗健康、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云平台等领域持续深耕,携手打造了一系列标杆案例。
十余年来,东软与华为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今年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双方再度携手,正式签署医疗健康领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双方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
东软添翼患者服务赋能体、添翼卫健赋能体等多款AI+医疗产品完成并通过了华为昇腾技术认证。展示"软件+硬件+生态"的创新融合力量,实现"数智世界一触即达"。
为何选择医疗领域?这源于东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深耕,服务 4800+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 900+家、参与全国25个省200多个城市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等,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认知和客户信任。
2025年,东软迎来新一轮组织变革,对医疗集团业务进行全面整合,而华为则聚焦人工智能与算力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医疗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就像计算机需要数据驱动才能发挥作用,算力平台与云基础设施也需要深度融入具体场景。” 盖龙佳说道。结合东软丰富的医疗应用场景,双方能够真正赋能智慧医疗,助力行业创新与实践。
今年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东软与华为携手亮相。3月双方联合推出临床医生助手、患者服务、卫健、医保智能管理等AI医疗一体机,为医疗行业带来前沿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我们的合作不仅是单点突破,而是一个立体布局,未来更将是一部不断延展的‘合订本’和‘连续剧’。”盖龙佳说。我们将中国市场深耕细作,同时放眼全球,推动商业价值在不同市场发光发热,开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写在最后
从解决方案的“四化”到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融智”,再到“添翼” 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东软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新的历史。
“这些调整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为了让东软能更好地服务客户、适应时代。”正是这种不断自我革新的勇气,让东软能够走过30年风雨,依然保持活力。与合作伙伴同行,用技术创新为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不仅是东软的使命,更是30年如一日的坚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风投市场强劲反弹,总融资额达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54%。然而,资金高度集中于人工智能等少数领域和企业,OpenAI一笔400亿美元融资占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AI领域融资总额达596亿美元,占比53%。晚期融资大幅增长,但早期和种子轮融资持续下滑,反映出初创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Commvault 与 SimSpace 合作,为客户提供模拟环境下的网络攻击应对训练。该服务通过 SimSpace 的网络靶场技术,模拟客户环境并进行攻击演练,帮助网络防御人员提高实战能力。训练内容包括真实攻击模拟、极限恢复场景和跨部门协作演练,旨在全面提升组织的网络安全防御水平和业务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