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提案联合作者透露,尽管内存安全问题持续引发担忧,C++标准委员会已放弃了一项旨在创建严格安全语言子集的详细提案。
"Rust安全模型在委员会中不受欢迎。我这边的进一步工作也不会改变这种情况。Profiles方案赢得了这场争论。"
"安全与安保工作组投票决定优先考虑Profiles而非Safe C++。如需最新进展,请咨询Profiles团队。Safe C++项目不会继续推进。"Sean Baxter在今年6月如是说。
当开发者如Simone Bellavia注意到该提案的周年纪念时,这个话题重新浮出水面。一年前,Baxter告诉The Reg,该项目将使C++开发者获得Rust级别的内存安全性,而无需学习新语言。"Safe C++防止用户编写不安全的代码,"他说,"这包括借用检查等编译时智能分析来防止释放后使用漏洞,以及用于类型安全的初始化分析。"
Safe C++支持代码的渐进式迁移,因为它只适用于安全上下文中的代码。现有的不安全代码将照常运行。
即使是提案是否被放弃这个问题本身也不够明确。C++委员会成员兼C++演进工作组(EWG)联合主席Erich Keane表示,Baxter的提案"获得了鼓励性投票,大约一半(20/45)的人支持Sean的论文,30/45的人支持Profiles工作(6人中立)...Sean完全可以继续这项工作,委员会中的许多人都希望看到他在标准化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
对此,Baxter回应道:"Rust安全模型在委员会中不受欢迎。我这边的进一步工作不会改变这种情况。Profiles赢得了争论。"
他补充说,EWG采纳的语言演进原则包括"我们应该避免要求安全或纯函数注解,这种注解的语义是安全或纯函数只能调用其他安全或纯函数"。他表示,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设计分歧。安全函数着色是Rust安全模型的核心"。
C++发明者Bjarne Stroustrup支持Profiles方案,他告诉我们,该方案的理念是:"我希望获得这套保证,然后它将被强制执行。"据Stroustrup说,"令人遗憾的是,标准委员会感到困惑,没有保证这将包含在C++ 26中。"
话虽如此,Profiles方案同样备受争议,有人抱怨"Profiles看起来不像任何已建立的可行解决方案,没有实现,而且今年早些时候也未能进入C++ 26标准,委员会反而要求另一份白皮书"。
Baxter不相信Profiles能够实现目标。"如果Profiles有成功的机会,我会实现它。但它们永远不会成功。我在这里提供了许多失败原因的例子:https://www.circle-lang.org/draft-profiles.html,"他昨天在Hacker News上说。
他补充道:"整个标准库都是不安全的。我提议了一个严格安全的std2,但被拒绝了。"
围绕如何让C++更安全的争议可能意味着转向不同的语言是更好的解决方案,无论是Rust,还是谷歌实验性的"C++继任者"Carbon项目等其他选择,后者的路线图显示可能在"2028年之后"发布1.0版本语言。
Q&A
Q1:Safe C++提案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A:Safe C++是一个旨在创建严格安全C++语言子集的提案,其核心功能是防止用户编写不安全代码,包括借用检查等编译时智能分析来防止释放后使用漏洞,以及用于类型安全的初始化分析。它支持代码的渐进式迁移,只适用于安全上下文中的代码。
Q2:为什么C++委员会拒绝了Safe C++提案?
A:据提案作者Sean Baxter表示,Rust安全模型在委员会中不受欢迎。委员会在投票中选择优先考虑Profiles方案而非Safe C++。另外,委员会采纳的语言演进原则与Safe C++的安全函数着色机制存在不可调和的设计分歧。
Q3:Profiles方案与Safe C++有什么不同?
A:Profiles方案由C++发明者Bjarne Stroustrup支持,理念是"我希望获得这套保证,然后它将被强制执行"。但该方案同样备受争议,被批评不像任何已建立的可行解决方案,没有实现,且未能进入C++ 26标准。提案作者Baxter认为Profiles永远不会成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实验室不再与企业签署昂贵的数据合同,而是通过Mercor平台招募前员工获取行业知识。Mercor为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律所的前员工与OpenAI、Anthropic等AI实验室搭建桥梁,向行业专家支付高达每小时200美元来训练AI模型。该公司年化经常性收入达5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每天向承包商支付超150万美元。
ServiceNow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RULER和I-MROPE两项创新技术,解决GUI自动化中AI难以准确定位界面元素的核心问题。RULER技术为AI提供明确空间参考系统,I-MROPE技术平衡位置编码的频率分配。实验显示在高分辨率界面上定位准确率从31.1%提升至37.2%,为GUI自动化的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作为AI热潮的最大受益者,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受特朗普总统表示将与习近平主席讨论该公司Blackwell芯片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周三上涨超过5.6%。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计AI芯片销售额将达5000亿美元,并为美国建设七台新超级计算机。该公司还投资10亿美元于诺基亚,用于AI原生5G和6G网络开发。这一里程碑距离突破4万亿美元仅三个月。
上海交大团队开发SurveyBench评估体系,系统检验AI学术综述写作能力。研究发现,虽然AI在语言流畅度等表面指标上接近人类水平,但在内容深度、技术细节和抽象总结方面仍有显著差距,平均比人类综述低21%。研究揭示AI写综述面临深度理解不足、缺乏关联思维、抽象能力有限三大挑战,建议未来采用人机协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