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之前曾有过对Google Now、苹果Siri和微软Cortana三大语音助手进行比较的文章和视频,但受时间和文章长度的限制,大多数比较的范围都受到一定限制。咨询公司Stone Mountain Consulting通过提问相同的逾3000个问题,对三大语音助手进行了测试。当然,这次测试主要针对语音助手的知识库,因此Google Now胜出并不让人感觉过于意外。
向用户呈现答案的方式是测试的一部分。测试中,Google Now在58%的问题中除给出了答案,还给出了其他搜索结果;Siri和Cortana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9%和20%。Google Now不仅从多个信息源获取信息,还有多种呈现方式。但是,这仅仅是格式设置和上下文信息的问题,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回答问题的正确率,Google Now也远远超过Siri和Cortana。
在提问的问题中,Google Now给出了88%问题的完整答案,Siri和Cortana的这一比例分别是53%和40%。这里通过举例解释一下“完整答案”的判断标准,如果问题是“中国的长城建成多少年了?”(How old is the Great Wall of China?),只有“2220年左右”才被认为是完整答案;如果给出的答案是“长城修建于公元前206年”,则不会被认为是完整答案,下面的搜索结果中包含有答案也不会被认为是完整答案。Google Now在这一指标上胜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能给出88%问题的完整答案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作为语音助手领域的新秀,Cortana在测试中表现不佳“情有可原”。但是,尽管Cortana问世时间不长,它依赖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问世时间是2009年中。鉴于必应的“年龄”,Cortana被Siri超出令人悲哀,尤其是考虑到苹果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
当然,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指出的那样,这次测试仅局限于回答“知识性”问题,不涉及三大语音助手的虚拟助手功能。如果考虑到设置提醒事项、改变手机设置、管理日程表、发送消息等功能,读者可能对三大语音助手有不同的看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